“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鼓励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努力形成‘公办保均衡、民办供选择’的教育新格局。”此间举行的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温州市代市长张耕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十三五”时期温州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招考政策下,温州教育何去何从,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2014年,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阶段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倒逼学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新机遇随之带来了新挑战。学生职业生涯唤醒关口从大学提至高中,甚至更早。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第十五中学教师钟杭玲目前已有28年班主任的经验,她告诉记者,新高考政策对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但目前的学生很多并不具备选择的能力:“高一学生进来还很迷茫,很快就要面临选择。这是他们的短板。”
因此她认为,学生可以在假期从事社会实践、职业生涯体验等,高中可以开设职业技能选修课。从兴趣、性格、价值观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选专业,根据专业选科目。
但是,杭玲钟同样注意到,目前温州基础教育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明显滞后,需要借助本土就近高校的力量。为此她提出,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牵头开展温州本土高校与基础教育的项目合作,加大合作力度,为高中学生开设大学选修课程,为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提供指导,同时拓宽校际间教师交流调剂范围,辐射优质资源,提升温州基础教育的品质,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课程课堂变革带来的新变化。
师资作为教育资源中的关键组成同样受到政协委员们的关注。温州市政协委员、平阳县教育局鳌江学区干部柳小红一直关注学前教育工作,在她看来,学前教育学校师资拖慢了整个教育发展的步伐:“相对来说,目前幼师素质不高。因为民办幼儿园很多。公办本来就是合格的老师,民办师资来源是有差距的。温州大学里很多幼师专业的学生并不回到县市工作。”对于目前的幼师师资状况,柳小红颇为忧虑。
的确,民办与公办学校师资力量的差异正在成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安晋认为,民办教育是可取的,但是国务院要求公、民办并举,若绝对民办为主,公办学校缺少话语权,整体质量上不去。此外,民办学校待遇、老师水平、师资队伍稳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百姓所要求的教育均衡化究竟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在温州市政协委员丁云铭看来,教育也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温州可以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各公立学校之间随机分配教师。有钱的话可以选择私立学校。在温州来看,民办学校对教育是很好的补充。温州民间资本雄厚,家庭也重视孩子。需要政府更加大力度投入,要站在教育均衡化的角度,建立留得住教师的制度。”
同时,在其他教育阶段,均衡化同样不可忽视。
“实行市区(功能区)统一招生,推进市区高中教育阶段优质资源共享,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满意度,能有效解决扩建搬迁学校属地与招生地矛盾问题,解决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教育品牌资源不足问题,拓宽学生选择学校的范围,学生可以接受适合的特色教育,实现多元且有个性发展。”钟杭玲向记者介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