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为群众送去第一缕阳光的温暖
2016-02-23 07:05:29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米泽杨 王文宇

  大年初八,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法制日报》记者走进浙江省台州市的一个沿海小镇,虽是暖春,早上的天气还是有点冷,但前所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却挺热闹,这里聚集了一批治保员正互相开着玩笑。“老六,你要是被派出所评上优秀治保员,可要请客哟。”“派出所民警还要给我们培训呢,再说,元宵节这治保任务可不轻啊。”……

  原来这天是前所边防派出所组织辖区治保员召开春节后的第一次警民恳谈会,不仅要表彰2015年辖区的优秀治保员,还要进行再次培训和部署元宵节期间治保任务。

  “前些天的寒潮有没有把大伙庄稼冻坏啊?村里渔船队都安全回来了吧?……”派出所民警朱丙琦和治保员们拉起家常。会议室内人声鼎沸,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10名优秀治保员满脸笑容地上台接受了表彰,台下掌声热烈。

  王炳杰是前所边防派出所所长,从警已经18年。他向记者介绍,随着元宵节安保和“G20”杭州峰会安保任务的临近,派出所准备对120名治保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表彰10名优秀治保员,上好2016年“治安防范第一课”,调动群众爱国护边的积极性。

  前所边防派出所位于台州椒江北岸,辖区企业270余家,常住人口2.3万,治安形势极其复杂。前所边防派出所通过建立治保队和建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严密立体化防控。2015年以来,利用视频研判获取情报线索160余条,查破各类案件42起,有力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

  要想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强,光降低犯罪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老百姓肯定才行。

  辖区居民白天基本不在家,日常走访难度较大。派出所民警林小挺最初采取错时和电话预约走访的方法,但效果不佳,居民下班回家后往往也没有时间详谈,很难提高双向熟悉率。林小挺动了脑筋,在走访时随身携带抹布和胶带,将群众门上的小广告清除,端端正正地贴上精心准备的便民联系卡:“我是前所边防派出所民警小林,到您家走访,您未在家,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

  渐渐地,一些居民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便民联系卡”也在街坊间传开,开始有人主动给他回电话预约走访时间。目前,前所边防派出所共发放联系卡2000余张,群众电话回复率达95%以上。

  “派出所民警和我们村‘两委’对村居环境进行改善,帮助村民翻修住房,清理河道,联系海防办修建了一条6米宽、1300米长的海防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五星级爱民固边模范新殿村村支书陈守欢在恳谈会上说道。

  原本落后贫穷的前所街道新殿村,如今先后被浙江省委、台州市委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荣获台州市“民主法治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比起护航经济发展,群众的生命安全更是值得民警奋不顾身地去守护。

  林小挺回忆起去年冬天那惊魂的一幕,“你们是边防派出所吗?快来救人呀,在前所老和尚码头的船上有人昏迷不醒……”去年11月13日晚上8时许,前所边防派出所接到了群众的求助电话。官兵们马上携带装备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并与消防、街道、海事、市立医院等部门组成联合救援队,寒冬冒雨连续奋战6个小时,成功营救了“神州28号”的4名中毒船员,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 记者手记  

  前所边防派出所位于浙江省台州椒江北岸,主要肩负沿海16个行政村约14平方公里的陆地辖区以及10.2公里海岸线的治安和边防管理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边防官兵的艰辛。6点整,官兵们起床、出操、整理内务、吃早饭。8点整,所内开交班会,部署新一天工作。8点一刻,官兵们分头执行走访、执勤和巡逻任务,这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很多时候午饭都是吃顿盒饭草草了事。18点整,吃完晚饭,执勤班长组织开小会,一声集合哨后,官兵们又开始了晚间执勤和执法任务。22时整,官兵们结束了一天的执勤,终于可以休息了,才能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个电话,和父母拉拉家常,然后在熄灯哨中睡去。

  当破晓的曙光与夜晚的漆黑交织在一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官兵又像往日一样戴上对讲机,整齐装备,到沿海一线为群众送去第一缕阳光的温暖。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