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新媒体成检察机关服务民生新渠道
2016-02-18 07:04:02
 

  □ 本报记者 赵丽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日益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舆论场势头渐猛。在这样的背景下,检察机关主动适应新媒体形势、顺应人民群众需求,不断拓宽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

  检察机关新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检察机关提供各种民生服务的载体,成为线下检察机关的延伸。

  提供便民服务

  检察新媒体成窗口平台

  甘肃省检察机关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点对点的方式,及时将相关信息与案件当事人零距离分享,为他们及时获取案件信息提供了方便,类似的沟通方式与“私人订制”无异;

  福建省龙岩市检察机关在官方微博、微信设置了律师阅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约服务栏目,简化阅卷和查询手续,还专门向辖区数百名律师发送短信,告知预约联系的方式;向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寄去“两微”介绍单千余份,扩大两微预约服务的知晓率;

  ……

  “提供便民服务,如开展服务咨询、查询业务进展等是检察机关新媒体一项很重要的功能。”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提供服务咨询,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和司法为民的表现。一方面,对社会公众而言,可以更加便捷地和检察机关进行沟通,并办理相关事项,节省了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在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看来,检察工作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甚至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检察机关新媒体可以变成一个窗口和平台,通过这个窗口和平台,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为老百姓生活的更方便创造条件。这样的检察机关新媒体,一定会获得老百姓的拥护”。

  提升沟通能力

  检察机关需用好新媒体

  王四新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要想做到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一手抓法定职责履行、一手抓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提升,努力为政法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就要求检察机关新媒体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像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坚守法治底线,不随便越权和滥用自己的权力一样,检察机关新媒体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检察机关除了履行好法定职责、练好内功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提高新媒体运用水平,一方面把工作成绩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出去,另一方面也要收集、研判舆情,了解舆论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看法,并作出及时回应。只有这样,才能塑造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对此,郑宁的建议是,首先需要领导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在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投入,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培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新媒体管理水平。

  王四新认为,在人们接收新闻渠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让受众拿出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检察机关新媒体上,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平台建设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检察工作的专业人才,目前检察机关新媒体平台运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检察工作报道需要遵守法律基本要求,需要多传播规律,需要把故事讲得漂漂亮亮。”王四新建议,要想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新媒体的作用,可以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做一些工作。比如从思想上要重视检察机关新媒体的作用,要把检察机关新媒体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做,要健全相关组织,要注意队伍建设等。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