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1月5日电 近日,从武汉市国税局获悉,2015年武汉国税系统累计入库税收1172.4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逆势进位,收入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位,收入在全国增幅排名前三。
国税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进位
2015年,武汉市国税系统努力克服经济增长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因素,完成全年各项收入目标,实现逆势进位:累计入库税收1172.45亿元,同比增长12.9%。
总量站位有力提升。全市国税收入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位,但与第5位差距缩小;国税收入增幅位列全国前列,仅低于深圳、大连,名列全国第3,在中部6省省会城市中继续稳居第一,在湖北国税收入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6.8%,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重点税源贡献突出。2015年,全市国税系统牢牢抓住卷烟、汽车、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管理的主线,确保税收稳定增长。全市500万以上重点税源企业达759户,截至目前入库各项税收827亿元,同比增长25.11%。其中,湖北中烟公司在武汉市入库国税288.99亿元,同比增长15.54%,增收贡献率达到28.42%,位居第一大税源地位;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和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入库国税收入86.78亿元,同比增长55.41%;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标致雪铁龙销售以及上汽通用等5家整车及销售企业入库国税收入177.38亿元,同比增长15.01%。同时,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等行业均实现了稳定增收,共入库税款258.68亿元,税收贡献突出。
税收优惠政策为服务经济提供真金白银
2015年,武汉市国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千万百计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变成支持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全年共办理各项税收减免退税超过220亿元,较去年增加100亿元以上,办理出口退税79.93亿元。
小微企业实现100%受益。将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促进“大众创业”的重要举措,确保全市小微企业100%享受优惠政策,将税收优惠政策的“真金白银”转化为万千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5年,共为全市小微企业减免税收7.75亿元,同比增加5.95亿元,增长超过3倍。
经济主体活力得到增强。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企业、农林牧渔企业及文化事业的税收扶持力度,全年享受税收减免企业达2.6万户次,减免所得税22.52亿元;开发“固定资产辅助填报软件”,100%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新政,鼓励“万众创新”,激发各类经济主体活力。
据统计,全市税源户管总量已突破40万户,达到42.13万户,较“十二五”初期的20万户实现了翻番,比2014年增加6.63万户。目前,国税税源户管仍以月均6000户的速度快速增长。
“营改增”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15年12月,全市“营改增”纳税人达9.2万户,与试点初期相比增加7.4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6.30%,全年入库改征增值税48.68亿元,同比增长23.69%。“营改增”实现国税税款增收的同时,全市“营改增”纳税人税负却持续下降,从税制转换中受益的纳税人达到8.4万户,减税面达90%以上,试点以来累计享受直接减税62.25亿元,间接减税37亿元。
征管质效在互联网+模式下实现管理升级
2015年,面对组织收入压力,武汉国税聚焦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痛点”、“堵点”,推动“互联网+税务”,实现了防范税源流失、稳税增收与主动靠前服务、便民办税的较好结合。
围绕“数据增值利用”,一大批管理创新项目应运而生:搭建统一规范的税源风险管理平台,开展多维度纳税评估,全年评估补税13.63亿元;自主研发“增值税发票快速预警处理系统”,避免税款流失近3亿元;创新“数字化”稽查新方式,查办一批在全国影响深远的大要案件,查补税款8.68亿元;成功办结全省首例调整税额和利息逾亿元的重大反避税案件。
借助第三方信息,财源建设促进税款增收。2015年,全年纳入国税部门财源建设工作范围的33家企业(项目)共增加国税收入25亿元,累计增加税收近50亿元,财源建设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建设“智慧税务”,营造便民办税优良环境。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实体、自助、网络、移动、社会(邮政)“五位一体”的办税服务新格局:开发运用“税企通”移动办税平台、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系统、“网领发票·邮政专递”等网络新“平台”,实现纳税人办税“不走马路走网路”;同时,打通全市“经络”,推行同城通办和预约办税;临时经营户还可在全市175家邮政网点代开发票。目前,在2015年全省国税系统10大优秀创新项目中,武汉国税入围5个,占据半壁江山。(李亮 潘菁华 叶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