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光伏农业利于造血式精准扶贫
2016-03-17 07:38:00
 

  ■本报记者 于 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三五”草案)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方面,“十三五”草案则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昌盛日电总经理吴晓峰认为,“当前,光伏农业是造血式精准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他介绍,光伏设施农业按一个基本单元20兆瓦计算,可建设1000亩规模化、标准化的设施农业,同时也解决了农民自建大棚缺乏资金,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及设备无法应用的难题。

  以昌盛日电位于山东莘县的光伏菌菇产业园区为例,目前该项目已投资4000万元,共计建设100栋高标准智能化出菇房,工厂出菇房采用荷兰工艺全自动化生产双孢菇、姬松茸,实现年产双孢菇鲜菇4200吨,年销售利润5800万元,直接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

  对此,他建议称,我国应尽快出台光伏设计农业大棚的建造标准和规范,为光伏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扶贫攻坚战提供支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证券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