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聚美优品陷信任危机避回应 什么原因导致电商假货泛滥?
2016-03-16 18:16:00
 

  据证券日报报道,自聚美优品拟以7美元/ADS私有化后,不少中小投资者对该价格表达了极大不满,并集合起来组织维权,欲在两地(美国和开曼群岛)起诉聚美优品。

  然而,面对投资者低价私有化质疑,聚美优品不仅没回应,反而加快了其私有化进程。根据聚美优品最新公告显示,公司成立特别委员会专门评估此前的私有化提议,并任命赵巨涛担任聚美的新董事,与邵孝恒一起负责评估聚美优品私有化事宜。

  据了解,赵巨涛曾先后任职九城网络、乡村基、木瓜秘书,担任CFO、董秘等职位,目前任职艺龙独立董事,为艺龙私有化特别委员会一员。

  从中概股私有化流程来看,在中概股公司收到非约束性私有化收购要约后,需要组建特别委员会并聘请独立的特别委员会顾问来评估私有化要约。在特别委员会和董事会批准通过合并协议后,公司和买方财团还将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同意业务合并的各条款以及预期的要约收购,并投放广告概述购买要约,然后由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审查。

  对此,投资者维权事宜的组织者张先生表示,独立委员会成立加速了聚美优品私有化进程,“大家正在对特委会成员呼吁,希望能客观公正的审核聚美的私有化和价格”。

  对于聚美优品急于私有化的原因,有维权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聚美优品此前领投的宝宝树正在拆除VIE结构筹划上市,被相关投资机构估值达52亿元,聚美优品投资了2.5亿美元,不是宝宝树第一大股东就是第二大股东了,其投资收益金额不菲,想尽快加速私有化进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除了其低价私有化事宜陷入舆论漩涡外,公司涉嫌售假一事也让消费者产生了诸多不满。

  此前,上海的李女士曝出使用在聚美优品购买的倩碧黄油致毁容,使得聚美优品遭受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去年,一位自称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爆料称聚美优品销售的大牌化妆品出自广东某山寨专业地,假货比例高达90%;近期,聚美优品又因售卖虚假包装洁肤棉而败诉。

  对于消费者的不断质疑甚至诉诸法院的行为,聚美优品始终没有任何正面回应。唯一的一次是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在微博上曾发文称假货事件主要为“祥鹏恒业”等第三方贸易公司伪造商品授权书、海关关单,并回应表示,“祥鹏恒业”销售手表等奢侈品,其所有商品已从第三方平台紧急下架停止发售,其店铺已被立即关闭。并希望投资者相信聚美优品现在的低调是在积攒力量。

  不过,投资者等来的却是聚美优品的私有化邀约。而不管是此前的假货风波还是如今的低价私有化风波,在拥有3122万粉丝的陈欧微博中,都鲜有回应。而聚美优品公司方面,也始终对上述问题采取回避政策,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此以往将导致公司形象跌至谷底。

  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聚美优品假货风波此起彼伏,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可能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销售模式是根源。由于不少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多以奢侈品售卖为主,而采取的模式为代理制销售模式。这种模式下品牌不直接在线销售,电商平台上不少奢侈品其实来自代理商。但代理商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就更容易产生假货,且更具隐蔽性。

  其次,对入驻品牌资质和商品质量把关不严。电商不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是引入商家或个人进行销售的“驻场制”经营模式,助长了假货泛滥。

  再则,我国对电商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网络售假违法成本很低。对于绝大多数无品牌授权、通过自营渠道销售奢侈品的电商,国内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一旦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只能依据《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进行查处,处罚力度有限。

  盈科全球总部合伙人王光英律师指出,“我国对于电商的监管在制度上不健全,在实际监管方面混乱和职责划分有时不清晰,监管部门一般事后监督,对于违法违规的监管不及时不到位,尤其是现在假货泛滥,由于监管和处理程序复杂,监管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消费者投诉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他强调:“作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如果单纯追求利益,则很难长期发展,建议企业诚信经营,不要因违法犯罪致使企业倒闭。”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为了避免电商自查自罚沦为“表面文章”,需要有外部约束机制,即实施售假连带责任。王光英律师认为,“关键还是政府监管,如果政府监管部门对于消费者都不诚信,就不要指望企业诚信了。”总之,法律的强制监管和企业的自我规范要双管齐下。

  互联网产业研究员唐汹认为,有必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电商平台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一旦出现售假,不仅要追究售假者的责任,还要追究电商平台的责任。而这些责任,不仅包括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罚,还包括对消费者的赔偿。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营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