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易观智库正式发布了《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盘点报告2016》,报告从行业发展现状、典型代表企业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对过去一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进行了盘点分析,让我们一睹为快。
规模不断增长 双重利好催生千亿级蓝海
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542亿元,增幅为87%,比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增幅高出53.1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913.9亿元,2017年将会接近1500亿元。
在政策面,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底印发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提出了要建立完善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和现代物流标准两项工程,对并未形成完善的产品标准体系的生鲜电商市场无疑一个利好。
而在需求层面,随着对食品安全的注重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人们的消费进一步升级,已经开始习惯在网上购买生鲜产品,月度活跃用户稳步递增。
资本另眼相看 四个梯队格局逐渐显现
2015年,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了一轮资本大潮,捷报频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2015年10月中粮我买网完成创行业纪录的2.2亿美金C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泰康领投百度跟投,二者都是首次涉足生鲜电商,而本来生活、天天果园、多点等一批食品生鲜电商也获得了比较可观的风险投资。
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寒冬下资本的嗅觉更为灵敏,只有真正具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企业才会获得资本的青睐。报告中发布的生鲜电商市场实力矩阵也从侧门佐证了这一点。矩阵显示,在市场影响力、用户规模、供应链整合能力、内部资源能力等综合执行能力和商业模式、产品营销等创新能力这两大维度上,以中粮我买网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已经取得了领先的位置。
巨头呼之欲出 供应链和冷链体系建设成关键
在生鲜电商领域,食品安全、产品品质和物流体验是用户的三大痛点,对于企业而言,只有通过建立严格的产品准入标准、丰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无处不达的冷链物流体系,才有可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
报告提到,我买网在2015年已经开始发力,与大洋世家推出定制化车间、开通台湾美食直通车、成立“全球食品与安全营养中心”等一系列动作,进一步巩固了我买网依托中粮集团的强势资源构建的供应链和冷链两大体系的强势壁垒,并且我买网围绕“安萃”、“时怡”、“凌鲜”等自有品牌,推出了基于国标的“我买标准”和质量安全“7C体系”,成为行业内唯一采用双重安全审核的流程标准,具备了成为行业巨头的条件。
环境更加复杂 六个关键方面决定未来走势
从整体看,2015年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方面很多中小型生鲜电商在高壁垒和激烈的竞争中倒下,另一方面整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字塔顶的企业屡屡获得资本青睐。
而对于生鲜电商的未来如何发展,报告预测企业将会在源头把控、冷链物流、轻库存、体验创新、资源整合和数字融合这6个方面展开角逐。实际上,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源头把控和冷链物流这两块,一方面把控源头可以降低成本并使产品质量更可控,另一方面自建冷链物流建设可以完全掌控整个配送环节。报告认为,我买网在产品源头控制上已经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占据了先机;在冷链物流方面也坚持自建物流,并在2016年将投入巨资完善全国的冷链布局,亦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可以预料的是,2016年食品安全监管将更加严格,食品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供给侧改革也将全面启动。在这个背景下,食品电商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进一步凸显,行业发展形势将趋于明朗,或许平台级的食品电商巨头就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