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快鹿集团资本变形记 :曾陷亿元民间借贷官司
2016-03-14 21:37:00
 

  “当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0亿的时候,我在发展企业;当票房达到100亿的时候,我在关注;当票房达到200亿的时候,我在观察;当票房达到300亿的时候,我要出手了。”这是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快鹿集团)董事长施建祥给出的进入中国电影投资理由。

  然而,快鹿集团刚刚涉足中国电影行业就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2016年春节过后,关于快鹿集团打着投资电影《叶问3》的旗号、通过旗下多个金融平台违规募集资金的质疑不断。

  3月份,随着《叶问3》公映,快鹿集团又深陷票房造假、重复募资的质疑漩涡。

  面对质疑,快鹿集团自称为年产值超1000亿的大型民企集团,并否认了票房造假以及金融产品的问题。

  但腾讯财经《棱镜》通过调查发现,快鹿集团的资金、盈利状况并没有快鹿集团回应的那么健康,其曾陷入亿元民间借贷官司,在不同场合披露的利润数字有巨大差异。此外,快鹿集团通过一系列布局,建立了所谓的“互联网+电影+金融”模式,这一模式所产生的关联交易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也仍未得到明确的解释。

  布局进入电影行业

  刘石(应采访对象要求,此为化名)是一家电影投资公司的老板,电影行业的“老炮”,曾经参加过《叶问1》和《叶问2》两部影片的投资。但他从未想过《叶问3》会如此之快与他无缘。

  2013年初,《叶问》系列出品人黄百鸣对外宣布,旗下的 天马影视将斥资1.5亿开拍3D版《叶问3》。

  后来,刘石找到了黄百鸣,想谈合作投资该影片事宜,但黄百鸣给他的答案令他意外。

  “当我找黄百鸣谈投资《叶问3》时,黄百鸣表示已经找到投资方了,而且投资方会采用一些非传统的资本运作方式来操作这个项目。”刘石告诉《棱镜》,由于项目涉及债券、对赌协议、票房收益权买断等手法,“我当时觉得这样运作的风险性太高,于是选择退出。”

  另一位同样曾参与前两部《叶问》电影的投资人,也告诉《棱镜》,黄百鸣并没有找原先的投资人,而是单独和快鹿集团达成了投资协议。这两名对《叶问》系列电影投资非常了解的电影业资深人士,分别向《棱镜》证实,《叶问3》的实际投资人就是快鹿集团一家,还有一家机构仅挂名而已。

  工商资料显示,快鹿集团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20亿元,股东包括上海快鹿实业有限公司、施建兴、谷平,施建祥为董事局主席。旗下至少控股或参股了16家公司,其中2014年是扩张最迅速的一年,旗下公司数由6家扩展至15家。

  快鹿集团的业务呈多元化,早期生产电线电缆、涉足房地产、国际贸易等等,2012年之前还发起设立了上海长宁东虹桥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虹桥担保),这可以视为快鹿集团金融业务的开端。

  从2011年开始,快鹿集团开始投资一系列电影。根据快鹿集团的宣传资料显示,2014年,快鹿集团参与投资拍摄了《敢死队4》;投资6000万美元拍摄电影《第一滴血》;投资3亿元与上影集团合作电影《魔咒钢琴》;斥资3亿元人与中影集团制作《大轰炸》。

  在快速投资进入电影圈的同时,快鹿集团在2014年前后开始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来投资影视文化产业,摸索“互联网+电影+金融”的模式。

  按照互联网金融垂直门户零壹财经的统计,快鹿集团控制了中海投金控、东虹桥担保、东虹桥小贷、东虹桥金融在线、东虹桥资管、新盛典当、基冉资产、当天金融、当天财富、趣豆理财、菜苗金融、火柴快鹿基金等金融类平台。

  此外,2015年9月,快鹿集团还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业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入股A股上市公司 神开股份(002278.SZ),成为最大股东;更早之前,施建祥成为港股上市公司 十方控股(01831.HK)第二大股东,持股13.26%。

  在搭建这一系列金融平台的过程中,快鹿集团开始了以电影产品为标的的资本运作,最为典型的就是此次陷入舆论漩涡的《叶问3》。

  “左手倒右手”

  快鹿集团在《叶问3》项目的操作中,最受质疑的一点是——快鹿集团先以文化产业基金的名义募资用于电影筹拍,随后又通过自己旗下的上市公司,来购买自己投拍电影的票房收益权——是否在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来拉升股价,快鹿集团在公告中并未对此作正面回应。

  2013年7月,赛越投资公司网站贴出名为“上海合禾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合禾影视)文化产业基金:称基金计划规模5000万元,资金将用于补充合禾影视经营性流动资金,担保方东虹桥担保公司。次年3月,一个名叫江川海的财富顾问在 新浪博客上宣传出售同类基金,总融资额度为1.5亿元,期限为12个月。

  工商信息显示,合禾影视在当时发行基金时的控股股东是快鹿集团,随后为两位自然人所有。

  根据工商资料,在2013年10月之前,合禾影视控股股东是上海金融文化联合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金文联),控股比例曾高达91.43%。而上海金文联的股东为快鹿集团和上海东虹桥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上海金文联转让合禾影视控股权,上海东虹桥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合禾影视的控股股东。

  2015年10月16日,合禾影视发生股权变更,股东由上海中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微变更为自然人江海洋和彭明达,目前尚未查到转让金额。

  公开资料显示,江海洋曾参与《城南旧事》、《小街》等影片的制作,目前是合禾影视董事长,负责监制《叶问3》和《大轰炸》等快鹿集团参与投资的影片。

  2016年2月23日,快鹿集团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十方控股(1831.HK)以约1.1亿人民币从合禾影视收购《叶问3》中国大陆地区55%票房收益权。

  2月24日,快鹿集团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002278.SZ)出资4900万元认购上海规高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LP)份额,投资标的为《叶问3》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消息宣布当天,神开股份涨停。

  公告显示,当达到10亿票房的时候,神开股份将获得8%的收益,票房越高收益越高。上海中海投金控为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叶问3》提供10亿元的票房保底承诺。若基金收益小于或等于0,则由中海投金控补足本金和预期收益,这意味着神开股份的这项投资没有任何风险。

  做保底承诺的上海中海投金控,与快鹿集团关系密切。上海中海投金控与快鹿集团曾经控股过合禾影视。

  3月4日,《叶问3》在中国大陆上映当天,十方控股大涨22.03%;而神开股份在当天涨6.53%。但在《叶问3》涉嫌票房造假的风波出现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截至3月11日收盘,神开股份迎来“五连阴”,过去一周股价下跌18.01%,收于12.70元/股。十方控股在经历了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后,周五收涨,股价为1.47港元/股,过去一周下跌59.17%。

  实际上,快鹿集团的“电影+金融”模式在电影圈内早有先例。2015年9月,电影《港囧》上映之前,徐峥持股的香港上市公司 21控股以1.5亿元的价格向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购买了《港囧》47.5%的票房收益权,北京真乐道正是徐峥的工作室、《港囧》的投资方。这样的操作不仅让徐峥不仅在《港囧》上映前就提前兑现了收益,并且从不断上涨的股价当中又赚了一笔。

  而在2016年春节档影片《美人鱼》上映前,金融背景深厚,擅长资本运作的和和影业作为主发起方,设计了一款基金产品, 光线传媒、龙腾艺都等发行方进行认购,为《美人鱼》开出了18亿的保底金额,而《美人鱼》票房屡破记录,也让保底发行的各方大赚一笔。

  不过,相较它的“前辈”,《叶问3》的操作更加复杂。如是娱乐法创始人、CEO刘莐认为《叶问3》特殊之处在于,它既涉及关联交易、上市公司事务,又涉嫌非法集资、虚假票房等法律和政策上的风险。

  重复募资之谜

  快鹿集团究竟为《叶问3》的拍摄与发行募集了多少资金?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据刘石所了解到的《叶问3》成本陡增的情况,快鹿集团的募集资金不会太少。

  在《叶问3》开拍前,香港媒体曝出黄百鸣出品的《开心魔法》票房失利,导致资金链锁紧。2011年12月上映的《开心魔法》内地票房仅2000多万。

  刘石告诉《棱镜》,《叶问》系列前两部的内地投资成本不过几千万,而第三部的成本号称上亿。

  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投资额增加。除了通过合禾影视文化产业基金融资1.5亿,快鹿集团在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上频繁募集资金。

  在苏宁众筹平台上,一款《叶问3》影视众筹的产品,已经超额募资810%,共筹集资金4050万元,预期年化增值收益为8%,募集时间为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8日,距3月份该电影开机已7个月。苏宁众筹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棱镜》,与股权众筹不同的是,该产品超额募得的资金也会归募资人所有,平台收取1.5%的手续费。

  在零壹财经合伙人董云峰看来,苏宁众筹虽然名义上是众筹平台,但其发起的《叶问3》众筹,实质是还本付息的债权型众筹,也就是P2P借贷。

  类似的借贷还出现在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海投汇”(一家P2P平台)上《叶问3》一期募资200万元、玖那里金融在线募资约414万元、当天金融平台上募资30万元等等。

  据零壹财经统计,《叶问3》的资金方来自至少18家P2P平台,其中不少为快鹿集团的关联公司。

  资金来源涉及如此多的平台,是否会出现重复募资?对此,金鹿财行执行总裁张伯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与《叶问3》发行方合作时,他们要求所有对外融资行为必须通过易联天下平台,以防止超募和重复募资。

  根据官网介绍,易联天下是上海金鹿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立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只针对公司用户。

  张伯伟称,“易联天下是一个借贷信息的撮合平台,所有融资方我们都一清二楚,并且均由易联天下介绍。举个例子,股票的二级交易市场会不会上市公司只有100万股,但是卖出了超过100万股?”

  按照张伯伟的说法,《叶问3》所有对外募集的资金都会归集到这个平台。

  《棱镜》查阅易联天下“易影业”280多个项目发现,截至3月9日,《叶问3》已完成转让项目的金额约5000万元,正在进行中的转让项目为1146.03万元。项目介绍称,该笔资产为某资管公司债权转让项目,该资管公司隶属某大型投资集团。借款人为上海某知名影视投资公司,借款用途投资项目《叶问3》。

  易联天下工作人员对《棱镜》表示,易联天下平台主要用于电影众筹实物的发放,如电影票、礼品等,并告诉《棱镜》“不要轻信谣言,项目非常正常。”而对于易影业的项目与苏宁众筹项目是否重合的问询,对方表示并不清楚,截至发稿,易联天下也未回复《棱镜》上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易联天下网站展示的众多合作机构中,包含不少P2P平台。《棱镜》向其中一家P2P平台公关负责人问询其合作模式,该负责人表示,并没听说过易联天下这一平台,更谈不上与其有合作关系。

  易联天下客服则表示,上述P2P平台有员工在易联天下注册了会员,因此被公司列入合作对象。对于易联天下这种操作手法,上述P2P平台公关负责人表示很惊讶。二据易联天下官网介绍,目前已有2000多家公司入驻该平台。

  在易联天下“易影业”板块下,至少有4部电影正在融资,据《棱镜》统计,其中电影《敢死队4》募资额接近8000万元。

  陷亿元民间借贷官司

  对于外界关于《叶问3》重复融资的质疑,快鹿集团3月9日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快鹿是一家年产值1093亿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有多渠道融资能力,目前银行贷款不足1亿,有自己投资的银行和投资控股的小额贷款公司,“我们根本没必要进行任何重复融资和非法融资。”

  不过,根据快鹿集团在入股神开股份时,披露的最近三年及一期的主要财务情况来看,2013年至2015年1-8月,快鹿集团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亿元、102亿元、510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45亿元、1.28亿元。

  一位长期研究上市公司财报的分析人士告诉《棱镜》,快鹿集团的营业总收入近三年呈几何倍数增长,但净利润却几无变化,不排除通过贸易业务来做大集团规模的可能。一般而言,贸易交易额大,但利润微薄。在快鹿集团官网上,“海外投资与国际贸易”被列为集团六大核心业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快鹿集团官网声称,2015年该集团创造利润100亿元人民币。这与财报所披露的“2015年1-8月净利润1.28亿元”相距甚远。如果两个数据都没有问题,这意味着,快鹿集团在2015年最后4个月,需要创造全年近99%的利润。

  此外,自称银行贷款不足1亿的快鹿集团,近几年却深陷民间借贷官司。《棱镜》查阅一份《上海元申实业有限公司等诉施建祥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2012年7月3日,施建祥、施建兴因对外投资金融服务需要,向元申公司借款3000万元,约定借款期限为1个月,月利率3%(即年化36%),每逾期一天需承担未还金额2‰的违约金。

  而在更早期的2011年12月26日、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11日,施建祥、施建兴分别与案外人陈某签订《借款协议》,共计向陈某借款8400万元。

  直到2013年2月8日,快鹿公司才向元申公司汇款300万元利息。2013年9月27日,在与陈某、元申公司一同协商的过程中,快鹿集团称会积极面对,并将如数偿还。“但是鉴于严峻的经济形势,施建祥、快鹿集团目前面临困难。”

  随后元申公司将施建祥、施建兴及快鹿集团诉至法院,2015年3月25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施建祥、施建兴应于原审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元申公司借款本金3000万元,并支付自2012年7月4日起至2012年8月11日止的利息,以及自2012年8月12日起至借款清偿之日止的违约金,均按照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计算。此外,快鹿集团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叶问3》因票房造假遭到广电总局约谈后,一部原本被外界看好的电影正遭遇信誉危机,给其最终票房增加了不确定性,而那些以该片票房收益权为标的的融资项目,其本息兑付也蒙上一层阴影。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腾讯财经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