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赵皖平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雪铭/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张继勇 王雪铭)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赵皖平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专访。赵皖平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此次会议,他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建议。
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举措,是顺应信息经济发展趋势,补齐“四化”短板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支点。
赵皖平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本较高、标准不统一、农村电商发展中“农产品进城”等短板问题、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能力欠缺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四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
为此,赵皖平代表建议:
一、加快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国产农业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力度,为农业提供可靠性高、价格相对低廉的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加强农业物联网标准建设,从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应用等方面,按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类别制定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打好基础。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出台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门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三、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运用互联网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加快益农信息建设进度,集聚服务资源、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建设,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建设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发挥平台集聚资源、挖掘数据价值的作用。
四、加大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重点要用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上来,加大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采用政府投入、后补助、贴息、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
五、加大“互联网+”现代农业人才培训。建议国家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技术培训,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并在经费补助、税收减免、培训指导等方面给予扶持与优惠。
代表委员小资料:
赵皖平,男,1966年2月生,汉族,河北平山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高级农经师。1995年2月加入民建。现任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民建省委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