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私募青睐四类“中国视角”境外资产
2016-03-11 08:35:00
 

  普华永道近日在北京指出,私募股权基金与财务投资者的国外并购趋势已经非常显著,2015年的交易数量相比前期的高点几乎翻了一番。

  普华永道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组基金审计合伙人倪清说:“私募股权基金与财务投资者的国外并购主要希望寻找具有"中国视角"的海外资产。”

  境外资源类资产不受宠

  这份《中国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基金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望报告》指出,2015年是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特别活跃的一年,交易金额达到1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中国全年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交易金额占据全球交易总额的48%,而同期全球交易总额仅增长18%。

  普华永道另一位合伙人钱立强说:“2015年,投资者主要青睐四类"中国视角"的海外资产。”一是高科技行业,例如先进制造业、医疗业;二是在中国市场具有推广前景的产业,例如旅游、文化产业;三是海外的金融资产,例如保险行业;四是具有保值潜力的重资产行业,例如房地产业。

  以高科技行业为例,普华永道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组北方区主管合伙人卓志成说:“私募股权基金交易数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经济活跃度提高。”

  卓志成说,投资者希望抓住中国科技行业的机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寻找可见的增长机会;完成的交易中不乏一些大规模交易,既有早期融资,也有随科技行业开始整合而发生的成熟型公司交易。

  从境内外整体交易情况来看,高科技与消费相关行业仍为私募股权基金两大热门行业。2015年,私募股权基金在高科技行业投资的交易数量上升至40%,金额达到了768亿美元,创造了超过上一年度近6倍的新高。其中,共有27宗交易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私募基金和财务投资者倾向于外延式增长,与原来关心资源类企业不同,现在中国内地企业追逐技术、品牌并将其带回。

  私募股权基金不再“单打独斗”

  根据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报告,2015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在境外并购中继续领跑,民企境外并购交易数量为国有企业的近3倍。从关注的领域来看,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标的包括有技术的制造企业、拥有品牌和客户资源的消费品企业、关注生活方式提升的传媒娱乐企业等。

  数据还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和财务投资者境外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上涨了62%。财务投资者和私募基金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以及海外并购经验和技术支持,与上市公司展开合作一起“走出去”,同时也开始独立操盘主导大宗境外收购交易。

  在这些跨境并购中,除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外,私募股权对行业、目标市场的认知还有服务能力更为上市公司所需,甚至能够帮公司规避一些政策风险。此外,很多时候,作为并购方的中资企业往往不方便直接与并购标的进行谈判,通过第三方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接触和谈判会更有周旋的余地。

  分地域而言,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仍是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境外并购的最主要目的地。此外,中国内地企业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并购数量超过了2014年全年水平,反映了中国内地企业向成长市场转移生产基地以及开发新兴市场的战略需求。

  而在退出方式上,2015年境外上市不再是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参与的主要退出方式,A股市场更受企业青睐。2015年,由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在中国内地上市数量超过美国,这是继2012年之后首次超越美国。

  钱立强说,传统的退出的模式已不能消化积压过多的有待退出的投资项目,行业专家也在积极讨论退出方案,如“新三板”等。

  记者获悉,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退出模式,例如私募股权与上市公司联手,并购境外资产后,转为上市公司股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国际商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