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刘汉元委员:“互联网+”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
2016-03-10 11:21:00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周琳)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今年全国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互联网+”、“+互联网”等新模式不断兴起的背景下,刘汉元表示,以百度、谷歌、搜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搜索企业,以丁香园为代表的APP,都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提供和分流、导医的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3方面:一是丰富了用户的信息选择。过去的病人们在选择医院或者大夫时,往往会付出更多辛苦,互联网工具的出现,提高了搜索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新的用户选择权。二是提升了医院和大夫的看病效率。这个效率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发现病人、发现潜在病情的时间上,而且体现在大夫诊断病情的效率上,还体现在可以整合各地医疗卫生资源、药品资源、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

  刘汉元对中国经济网记者称,应该看到“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产业的水平。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医院、大夫等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整体供小于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所突出。在“互联网+医疗”的实践中,互联网企业本身无论通过技术、人工审核、先行赔付等也无法完全规避“问题医院”推广等现象。为此,应增加政企联动机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大“医疗蛋糕”,满足更多普通老百姓看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抹平信息不对称的状态,让更多部门、更多企业参与到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来。此外,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问题医院”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出“负面清单”,让那些妄图从普通百姓健康上获得金钱收益的人无机可乘。

  为此,刘汉元委员提出“关于分级诊疗的发言思考的提案”。刘汉元表示,针对我国分级诊疗,一是民众对基层医疗缺乏信任感;二是社区医院药品种类有限;三是全科医生资源匮乏。对此,刘汉元建议:1、建立医疗联合体制度,实行专家社区坐诊;2、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3、审批部门与下属事业单位彻底脱钩。

  与此同时,针对公共资源分配效率,刘汉元委员也提出深度思考,他建议,在完善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的同时,放开过多的管制、放开市场的价格,让不同的社会医院、医生价值差异正常表现为价格差异,以推动前述分级诊疗和市场化的分级诊疗,也许才能表根兼治!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表示,把大医院都疏散开来,不要都讲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在市中心或主城区,多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布局,能够有效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此外,不要把患者都集中到三甲医院,提高基层医院的水准,应该增加一些社会资本的医疗资源供给。比如,政府出台一些扶植政策,鼓励以百度、谷歌、搜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搜索企业,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提供和分流、导医的作用。至于“号贩子”等问题,需要严打严治。在谈到“互联网+医疗”等新兴手段时,目前看,有一定合理因素,但是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同时,这方面也需要进行政企联动,关键要看相关的产品和项目是不是符合百姓实际需求,能够落地生根。

  代表委员小资料:

  刘汉元,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12月出生,四川眉山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高级工程师。现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