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海利尔环保问题未解 又陷财务困局
2016-03-07 14:38:00
 

  经历了两次中止IPO审查的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尔”)于2015年11月27日再度公布招股说明书,并正式进入证监会预先披露更新企业名单。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资金约6.72亿元。

  然而,海利尔长期以来一直因“假农药”、“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被媒体广为关注,虽然本次再度重启IPO进程,但《红周刊》记者在学习其招股说明书时却发现,该公司不仅未从诸多历史问题的“围城”中走出,且还陷入到财务数据困局之中。

  采购数据混乱

  海利尔主要从事农药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分为制剂产品类和原药及中间体类。制剂产品生产所用的原药种类虽然众多,但每类原材料耗用占比较小,其中原材料吡虫啉、啶虫脒、百草枯、嘧菌酯、丙溴磷等,吡虫啉、啶虫脒等为其自产自用原药,而其他的原料药则需要采购;原药及中间体的原材料主要有咪唑烷、丙烯醛、丙烯腈、氰基乙酯、双环戊二烯。在招股书中,海利尔详细介绍了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数量、采购金额以及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对此,《红周刊》记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该公司所提供的采购数据存在疑点,招股书采购数据与现金流量表中所反映的采购现金流出情况并不匹配。

  据招股书介绍,2013年海利尔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共计16464.04万元(该采购数据包含增值税),占当年采购总额的比例为22.25%。由此可以推算出,该公司2013年采购总额约为7.40亿元。然而从其现金流量表来看,反映其采购现金支出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为4.04亿元,而这其中还包括3364.74万元的当年新增预付账款(新增预付账款金额为期末金额减去期初金额),那么差额部分的数亿元采购是用什么方式支付的呢?

  海利尔在招股书中表示,相对于现金结算,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对公司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融资效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好,供应商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因此,公司结合自身资金收付和需求情况,在支付采购货款时,较多地采用了商业汇票的方式。报告期内,公司使用的商业汇票均为银行承兑汇票。由此说明来看,上述差额部分应该是公司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所造成的,此解释似乎很有道理,然而记者却发现,实际情况却远非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海利尔在招股书中提供了报告期内,其向下游客户收取的应收票据金额和向上游供应商支付的应收票据金额,其中2013年以上两项金额分别为1.99亿元和1.72亿元。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中该公司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方式支付的采购款不应该超过1.72亿元。另外,从其现金流量表来看,扣除新增的预付账款部分,该公司为采购所支出的现金约为3.70亿元,相比其7.40亿元的总采购额,2013年海利尔应该形成约1.98亿元的采购负债才对,然而该年度海利尔实际新增的应付票据为3618.63万元,新增的应付账款为4828.64万元,两项负债合计仅为8447.27万元,与1.98亿元的采购负债相比仍约有1.14亿元的采购负债差额,对此,海利尔又是用什么来支付的呢?

  此外,海利尔2014年的数据也存在类似问题。该年度,海利尔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7452.42万元,占采购总额的23.14%,由此可知其采购总额约为7.54亿元。而这一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为3.92亿元,其中预付账款并未增加,相较上年度减少了385.73万元,由此可得出采购实际支出的现金约为3.96亿元。另外,该公司向上游供应商支付的应收票据金额为2.11亿元,这意味着其现金流量表未能体现的采购支出金额不会超过2.11亿元,而照此推算,2014年该公司应该形成1.47亿元的采购负债才对,可实际上这一年中其应付票据新增金额为7249.91万元,而应付账款新增金额仅为2393.67万元,两项负债合计为9643.58万元,两者之间同样也出现0.51亿元的采购差额。

  几年中,该公司总是出现大量采购没有相应的支出对应,更没有形成负债,对招股书中如此混乱的采购数据,其可信度又有几分呢?我们知道企业的产量、毛利率等诸多数据均与采购数据有关,在采购数据可信度不足的情况下,其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又有多少可信之处?

固定资产数据存疑

  此外,《红周刊》记者注意到,海利尔固定资产相关数据与其现金支出情况也不匹配,其中同样存在疑点。

  财务报表显示,海利尔2014年固定资产新增金额为822.85万元,无形资产新增金额为797.41万元,而依据招股说明书的介绍,该年度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建工程的转固,因此在建工程与工程物资均出现减少。综合看来,这一年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和无形资产的增加金额共计1304.07万元。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反映该项资金流入情况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却高达4330.64万元,远远超过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的增加金额。

  相比2014年,该公司2015年6的数据就更显得可疑。2015年6月,海利尔固定资产金额和在建工程金额相比2014年均出现减少,虽然其中有在建工程转固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影响,但变化最大的无形资产只仅仅增加了1346.68万元,而令人吃惊的是,在这半年中海利尔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却高达7037.29万元,如此巨额的现金投入到底流向了哪里?

  如果说,这其中涉及到固定资产折旧,那我们将2014年和2015年6月数据综合起来或许就更能说明问题之所在了。从2014年到2015年6月,海利尔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高达1.14亿元,而其固定资产原值从2.61亿元增加到了2.93亿元,仅增加了3200多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则从5181.93万元增加到了7514.03万元,也仅增加了2300多万元。一年半时间投入了1.14亿元,而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原值却仅增加了5500多万元,两者之间相差数千万元,这不很奇怪吗?

  环境污染问题屡罚屡现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环保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利尔,虽然屡次被罚,但历经数载,环保问题依旧是悬在海利尔头顶的一把剑。据招股书披露,仅在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山东海利尔就曾因环保问题被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停产整治3次。

  第一次整改始于2013年11月14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关于依法责令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停产治理的决定》,认定山东海利尔厂界存在异味污染,决定“责令公司立即停产,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经区环保分局、临港工业园管理办公室联合验收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其后海利尔经过整改开车调试,然而,其整改显然并不用心,其后的2014年1月3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具《关于依法责令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继续停产治理的决定》,认定山东海利尔在生产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散发异味,造成空气污染,责令其继续停产整改。直到2014年2月8日才恢复生产。

  然而,海利尔的这次整改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因为在距第一次整改完毕还不到两个月,该公司就又收到了新的停产整改通知。2014年3月22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具《关于依法责令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吡虫啉烘干车间停产治理的决定》,认定山东海利尔厂界存在异味污染,责令吡虫啉烘干车间立即停产整改。此为海利尔披露的第二次整改,此次停产整改持续了一个多月,直至2014年5月12日才整改完毕恢复生产。

  第三次整改发生在2015年4月30日,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具《关于依法责令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2-氯-5-氯甲基吡啶项目停产治理的决定》,认定山东海利尔厂界露天堆放2-氯-5-氯甲基吡啶废料,未按危险废物暂存规定采取防雨措施,现场堆放不规范,责令“2-氯-5-氯甲基吡啶项目立即停产,露天堆放的废料转移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治理完毕经园区、环保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2015年6月13日此次停产整改完毕,山东海利尔2-氯-5-氯甲基吡啶项目恢复生产。

  事实上,有关海利尔的环保问题并非只有招股书中披露的这三次,《红周刊》记者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网站发现,2015年9月23日,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因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未按规范化要求采取相应防渗措施。被环保部门要求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罚款7万元。对于此次处罚,海利尔并未在招股说明书中予以披露。同样,在2015年1月8日新华网刊登的《青岛40家企业查出1189项问题拒不整改者依法关闭》新闻中,海利尔药业名列第八。对此,海利尔药业也同样未对外做任何披露。

  另有资料显示,2013年6月青岛市城阳环保局对火电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核查中,曾对16家不合格企业进行了责令限期整改,其中,海利尔在内的5家企业制定了治理或搬迁计划。另外,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2014年8月8日也曾发布消息指出,青岛市阳城区政府副区长李杰做客《行风在线》时就因为海利尔环境污染问题曾表示,海利尔药业已在西城工业园区征地准备搬迁,只是现在搬迁时间还不能确定。然而在海利尔招股说明书中,却并未就因污染可能搬迁的问题进行披露。

  由此看来,海利尔的环保问题可谓是一直存在且屡教不改。然而,时至今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十条”、“水十条”已经推出,“土十条”的推出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企业如果还意识不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那么环保问题对海利尔来说将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一旦成功上市,随时都有可能因环保问题被停产或受重罚,从而将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