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安徽日报联动,邀请两省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党报联动
去年9月,四川、安徽、上海、武汉、西安等八大地区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在与四川一同入列的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安徽与四川的情况最为接近:同样是科技资源大省;同样是依托省内三个城市先行先试。
全国,本报与安徽日报联动,邀请两地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张岚 钟振宇安徽日报记者吴林红 聂扬飞 汪国梁
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赵韩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 罗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王海林
全国政协委员、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 孙朝晖
招数一:组织保障
建立省级层面主导的合力推进机制
从重要性来讲,合肥、芜湖、蚌埠三地之于安徽省,正如成都、德阳、绵阳三地之于四川省。
成德绵三地以占全省7.8%的面积,贡献近一半的经济总量。合芜蚌则以占全省16.8%的面积,创造了安徽42.4%的经济总量。
在王海林看来,这些数字体现的只是“相加”,要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和发展,首先要解决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融合的问题。
在这方面,合芜蚌的协同创新走在了前面,且具有了一定基础。其中的首要经验是建立了以省级层面主导的合力推进机制。
罗平介绍,2008年国家批准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后,安徽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和省长共同任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省创新办,由省科技厅牵头,省直11个部门组成,将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列为全省重点工作。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建立市县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将科技创新重点指标纳入对市县目标管理考核。
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辐射带动下,2015年,合芜蚌三市GDP增速均超过10%,增幅居全省前三位。在被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安徽省拟向国家申请,依托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除了组织保障外,加强各地各方分工与统筹,以及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孙朝晖所在的攀钢,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以钒钛磁铁矿开发为核心的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遍及全国,有的是生产企业,有的是高校。在他看来,跨区域合作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分工有序。合作要围绕有特色的产业或项目,各地各方才能够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才能够保持专注度和忠诚度。
招数二:体制机制改革
在科技与经济脱节处“接骨”
除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用外,川皖两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核心,都是科技创新。并且同时面临一个问题——科技与经济融合不够。
王海林带来一组数据的对比。
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国际论文发表量居世界第二。
而在知名咨询机构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中国内地无一入围。“由此可见,我们不缺人才、技术和成果,但是我们没有把成果转化到生产领域去。”就四川的情况而言,王海林认为,这是由于科研单位与市场、中央单位与地方、科技与金融、军和民这四个层面的脱节所致。而要“接骨”就需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四川通过成立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以及补齐创新资金链的作法,推动奇思妙想变成具体的产品和成果。
据赵韩介绍,目前安徽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处于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与四川的情况相似,由于大多数科技成果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科技成果本土转化难,难以形成现实生产力。“通过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赵韩建议,建立四级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在现有国家和省两级认证的企业研发机构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市、县两级认证的企业研发机构的政策,鼓励规上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
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成果省内转化。
罗平介绍,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安徽省突出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覆盖创新驱动发展链条的“1+6+2”配套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抓推动、市县为主、部门服务”的责任机制,“企业愿意干、政府再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就支持”的推进机制,依据市场和创新绩效评价进行后补助的支持机制。
此外,安徽还大力推进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11项重大政策先行先试,股权与分红激励已有500多家企业列入试点、110家企业实施试点,对企业、高校院所在皖转化成果、企业购买成果转化的给予10%的补助。
数据:
2015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42.3 亿元,获发明专利授权623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163.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701家,分别占安徽全省的61%、56%、85%和54%。
2015年,成德绵三市GDP约占四川全省47%,科技资源占全省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