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汪国新委员:推行异地养老 给“老漂族”解困
2016-03-05 10:11:00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汪国新。(中国经济网记者 梅淑娥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梅淑娥)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汪国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参加两会带来了十几项提案,涉及内容有文化艺术、医疗改革、三农,其中两项关于养老。汪国新委员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加大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他建议把异地养老纳入城市整体公共服务,帮助解决“老漂族”的苦恼。

  汪国新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本该在熟悉的故土安享晚年,却为了孩子漂泊异乡——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老人为帮助子女照顾第三代,来到陌生城市与子女同住,他们离开故乡,生活在别处,被称为“老漂族”。在我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老漂族”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类群体。他们往往因为户籍的限制无法享受居住城市的养老福利、医保,同时又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享受原居住地的保障服务,成了“两不靠”的尴尬人。城市服务不能忽视这些数量庞大的“老漂族”,要让他们与当地人一样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使“老漂族”的异地生活开心、踏实。

  “异地支取担心手续费,领取资格认证费时费力——领取养老金能否再简单些?住院看病大多自费,医保关系转移手续复杂——医疗报销能否更方便些?没了左邻右舍,少了朋友圈子——城市福利能否消除户籍差异?”汪国新对“老漂族”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发出疑问。

  对此,汪国新认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老漂族”很容易陷入社会保障原住地与居住地“两不靠”的尴尬。‘老漂族’多是投奔子女生活,他们的子女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也应有权享受居住城市各项基本公共服务。

  汪国新委员建议: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电子化认证。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实施了离退休人员社保资格联网验证,这种方式安全高效,省时省力。只要就近在社保中心将资料录入联网系统,社保资格认证表不需要来回邮寄。

  第二,解决异地医保问题首先要解决异地结算,现在一些省份尝试在异地建立报销点,让不同地区的医保机构、医院之间对接起来,不再让老百姓往返两地跑手续,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三社区帮助。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离开了农村老家,不再操心庄稼;退了休,突然无事可做……这最容易让人产生失落感,建议寻找新的兴奋点,确定生活新目标。走出家庭,学习新东西,消除老年人特有的无助感。对新事物抱着宽容的态度,给自己找乐子。社区应多提供一些“进城老人”喜爱的娱乐生活,积极搭建弈棋、打牌、看戏、观影、跳舞、老年健身等生活平台,让“老漂族”的内心得到慰藉。社区居委会注意随时掌握本区“老漂族”的实际人数、来到时间和离开时间等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代表委员小资料:

  汪国新,全国政协委员。1947年生于湖北宜昌市。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农工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央文委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联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主任,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会员,最高法院特约监督员,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以长篇巨制和表现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代表作有历时十年创作的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1666幅)、158米绢本国画《汪国新长江万里风情图》长卷、《汪国新新绘全本三国演义》等。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