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易纲:藏汇于民是外储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6-03-05 08:52:00
 

  从历史峰值到今年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下降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一时间市场充斥着对跨境资金流动、外储管理能力的质疑之声。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外储下降的原因,分析了外储未来的趋势,力图消除市场疑云。他表示,从总体上看,外汇储备下降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很大的原因是藏汇于民。随着外汇储备形势趋于稳定,藏汇于民的速度不会一直持续保持。

  我国外汇储备的最高峰是2014年的6月,达到39932亿美元,而今年1月底已经下降到32309亿美元。

  易纲解释,外汇储备下降有一大块是企业和居民增加了在境内的美元存款,还有一块是企业归还了美元外债,说明企业和居民在优化资产负债表。因此,外汇储备下降很大的原因是藏汇于民。

  所谓藏汇于民,是指从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转移到企业、家庭、居民持有外汇资产。对于藏汇于民的现象,易纲评价,“总体来讲,我对外汇储备下降起到藏汇于民的结果是肯定的,有正面意义。大的方面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但在易纲看来,藏汇于民的这种趋势不会无休止继续下去。

  易纲指出,企业持有美元一定时间,真正到给员工发放工资、购买原材料时,还是需要拿美元换人民币。也就是说,美元资产配备到一定程度以后,企业就会在选择美元和人民币之间趋于优化,“所以企业持有美元的动能一开始比较大,慢慢会减弱。”

  易纲指出,随着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形成稳定预期和共识,外汇储备的形势会进一步趋于稳定,藏汇于民的速度不会一直持续保持。

  易纲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目前跨境资金流动大体上是稳定的,近期资本外流的现象不会影响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进程,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上海证券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