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秦光蔚代表:积极应对粮价下行 把涉农惠农资金用到刀刃上
2016-03-04 15:17:00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秦光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韩秉志 薛海燕)“我今年准备提一个关于整合财政资金统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政策建议,正在修改建议内容。”3月3日,在驻地房间里,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秦光蔚告诉记者。

  工作在“三农”一线的秦光蔚,每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议都和农业有关。谈起去年建议的答复情况,她说:“财政部的答复挺到位,明确了下一步的相关工作安排,我很高兴。”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秦光蔚提交了优化农民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建议。她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发展完善,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性生产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农业补贴政策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农业产业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秦光蔚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但各部门之间互不沟通协调,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统一管理标准,不能发挥资金投入最佳效果。应该实施组合拳,更加科学合理把涉农惠农资金用到更多实处,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秦光蔚说。

  秦光蔚建议,以县为单位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划、立项和验收工作,各部门负责申报、实施、督查、考核等工作,形成统一规划、分头建设、集中的管理机制,有效解决项目工程重复建设、多头管理、资金投入分散等问题。同时应当重视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建设,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2015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有仓容紧张、国内外粮价倒挂等因素影响,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现象,对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村改革产生了影响。对此,秦光蔚建议,应积极应对粮价下行影响,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业产出率。“要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切实加强粮食产能建设、围绕保障粮农利益加快收储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增强市场竞争力,拉长粮食产业链条。”

  代表委员小资料:

  秦光蔚 ,女,汉族,上海人,1963年07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代表团)。现为江苏省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党支部书记。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