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傅企平代表:以精准发力提高农村扶贫成效
2016-03-03 09:19:00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向当地小学生采风团介绍滕头村生态环保的相关做法。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记者 吴佳佳) 2015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提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然而,要完成五年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非常沉重。据统计,截止2015年末,全国共有7017万贫困人口,其中贵州、云南、河南、广西、四川等6个省区贫困人口超过500万。贫困区域密集,全国共有14个集中连片的特殊看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要减贫700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200万以上,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建议,要有有的放矢,以精准发力提高农村精准扶贫成效。

  傅企平对中国经济记者表示,推进农村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分析贫困对象的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由于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身原因,主要是文化程度低导致脱贫致富能力和机会丧失的,因病致贫的。二是区位劣势,主要是一些山区、海岛农民,因为交通、信息等的滞后,导致脱贫致富工作难以有成效。三是农民本身的职业劣势,尤其是在一些偏僻山区,农民主要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农产品价格的低廉直接决定农民难以脱贫致富。因此,摸清楚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其次,精准采取脱贫措施,做到分类实施。这方面浙江省已经摸索出一系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主要有下面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整合资源,提高增收能力。加快扶持订单农业、来料加工、农家乐等新型业态,让农民真正参与进来。二是不断深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出台政策由财政出资,完善低收入农民免费制度,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三是加快推进农民异地搬迁,对一些偏僻山区、海岛等地区居住的农民,加快实施农民下山、渔民离岛、库区移民等工作,让农民在条件较好的地区脱贫致富。四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如浙江推出“丰收爱心卡”为载体的小额信贷产品,让农民在金融帮扶下,加快脱贫步伐。五是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对一些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有财政提供输血式扶贫,提高这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要精准发力,营造合力共助扶贫的格局。扶贫工作不单单是农民的事情,也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要达到良好的扶贫效果,必须营造全社会合力共助的良好的氛围。一是有组织地开展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确保农村基层落实扶贫各项举措。二是履行行业职责合力帮扶。按照“一盘棋”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加大扶贫“普惠”服务,倾斜扶贫“特惠”支持,谋思路、打重拳、出实招,切实做好行业扶贫各项工作,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工作格局。三是汇聚社会力量合力帮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各级工商联实施“村企结对”、各级侨办侨联实施的“侨胞反哺家乡”、各级残联实施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扶贫基金会实施的“特色农业开发”等社会扶贫行动,采取多管齐下攻坚克难。

  代表委员小资料:

  傅企平,全国人大代表。1948年出生,浙江奉化人,滕头村党委书记,曾担任滕头村党委副书记十七年,个人主张建设立体、生态农业,并致力与保护滕头村的生态环境,带领村民走上生态致富之路而受到外界关注。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