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兴业银行详解绿色金融债发行的过程、意义
2016-02-02 17:25:00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日讯 今日,兴业银行在北京举办了“绿色金融债发行暨集团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发布研讨会”。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末,兴业银行已经为超过600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及众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项目提供绿色融资超过8000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3942亿元,业务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

  兴业银行副行长薛鹤峰表示,绿色金融发挥银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撬动社会资金流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领域,体现了金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39号公告,推出绿色金融债产品,并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据悉,兴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实践者和市场领先者,已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2015年11月3日便首家取得了银监会关于发行绿色债券的批复。在央行公告颁发后的第三天,兴业银行便提交了发行申请材料,并于2016年1月20日首批获准发行500亿元绿色金融债。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介绍表示,申请发行的同时,该行积极开展了发行备案、投资路演等工作。在专业高效的债券发行和销售团队的努力下,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报送、审批、路演、备案、挂网、簿记建档和认购缴款工作。2016年1月28日,该行仅用一天完成簿记建档,29日完成全部缴款,成功发行首期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获得超过2倍认购,期限3年,票面利率2.95%,创下了同评级同期限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价格新低。与同类型债务相比,本次发行定价、认购严格按照市场化、规范化操作。

  “本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运作和管理能力受到投资人高度认可。本期绿色金融债吸引了包括国有大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广泛投资机构的追捧,特别是国有大行认购踊跃。” 方智勇说。

  方智勇表示,为提高债券发行的信息透明度,在发行前,兴业银行专门聘请了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对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准备、绿色项目管理水平、资金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后,该中心认为“作为最早制定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中资金融机构,兴业银行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绿色金融业务团队、业务标准、建立了较高效率的绿色金融属性认定体系、具备较强的业务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发行绿色金融债并有效管理其募集资金、追踪评估环境效益的能力。”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兴业银行此次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所界定的绿色产业项目,如节能、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并且对节约标煤、二氧化碳减排类项目要求至少减排10%以上;对其他主要污染物减排类项目,排放指标要求至少达到行业先进值以上。

  方智勇表示,此次绿色金融债产品的推出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绿色化和蓬勃发展低碳环保产业的时期,绿色金融债券对绿色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绿色金融债的发行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其次,绿色债券具备与节能环保产业需求匹配的融资服务能力。第三,绿色金融债券有助于培养国内责任投资者,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第四,绿色金融债券有助于规范绿色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机构专业能力。

  据了解,兴业银行自2006年推出国内首个绿色金融产品——能效融资产品以来,兴业银行这十年在绿色金融领域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在国内首个成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并持续推进专业经营体系建设;发行国内首张低碳信用卡;在国内首推碳金融综合服务、排污权综合服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综合解决方案;发行国内首单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等。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