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每年春运开始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会发布当年春运预测发送的人数。比如今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达29.1亿人次,绝对量新增1亿人次。
中国人口一共就13亿多,29亿多这么大的运量都是哪里来的?
多年前刚开始参加春运报道时笔者并没有留意,但连续看了几年数据后,发现每年春运人数都在增长,而且基本都是1亿人次以上的增长。10年前,我国春运客运数据只有现在的一半,可想而知增长速度有多快。
“为何人数年年增长?这么庞大的数据又是如何得来的?”
原来这数据背后另有玄机。
春运数据,首先要看懂“人次”这个概念。人次不同于人数,旅客每乘坐一次交通工具,就是一个人次。举例说,某人要坐飞机从昆明到武汉,再从武汉坐火车到襄阳,然后从襄阳坐大巴回保康县,这就是3人次,往返一趟总共是6人次。
人次的概念理解了,你以为统计数据就是“数人头”数出来的吗?没那么简单。
针对春运客运量,铁路、公路、民航等系统有自己不同的统计预测方法。
先说铁路,铁路发送量的统计是由运力定运量,有多大运能就算多少人次。比如,今年春运铁路运输3.32亿人次,同比增长12.7%,说明铁路把“家底”都翻出来,才能拉走3.32亿人次,并不等同于只有这么多人想坐火车。实际上买不上火车票、想坐火车回家的人还有很多。其中,这12.7%的同比增长代表着这一年铁路运力的增长,实际需求恐怕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再说公路,不同于铁路、民航,公路的预算更为困难。公路是根据上一年的情况,考虑运力,再平衡各省份上报的数字之和得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个“概数”。水运也是如此。民航的数据则是根据民航能提供的航班运力和上年春运客流增加情况综合测算的。所有数据上报后,国家发改委再对数字进行综合,就有了大家看到的“29.1亿人次”这一数据。
通过这些统计方法,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在当前春运运力紧张的阶段,春运客流量数据并不能代表旅客需求,而是运力供给数据。如果从需求角度看,实际春运出行的人数要大于这个数字,以后随着运力的提升,春运数据还会不断增长。
既然已经是根据运力定运量了,预测这些数据还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预测出大致的客流总量,对确保春运顺利出行非常重要。可以预见,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春运也将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今年春运交通运输部首次利用了大数据,对旅客出行规律进行了研判。有了这些数据,各交通部门才可以有的放矢,提前布置,调配运力,做好应急预案。
春运是大事,关乎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只有多了解才能多理解,理解了才能包容“春运为何这么难”。(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齐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