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情况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 (记者 李婧)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此前为“农民纯收入”)突破1万元,而且,农民收入不仅再次跑赢GDP,也又一次快于城镇居民收入。
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73:1,连续两年在“3”以内,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15年最低的城乡收入比。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和上年9.2%的增速相比,今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微降0.03个百分点。观察过去十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2005年,农村居民纯收入首次达到3000元以上,2007年达到4000元,2009年达到5000元,2014年为9892元,接近万元关口。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了三倍多。
据了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照家庭常住人口计算的一个平均指标,是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平均收入,而不仅是工资收入。从2014年起,统计部门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替此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行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统一口径。人均纯收入指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付后的人均实际所得,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强调可用于最终消费、投资、非义务性支付及储蓄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