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故乡——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这是底特律最后一次“上头条”。伊利湖畔这座曾经称霸世界的“汽车之城”轰然倒塌,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不过,随着2016年北美国际汽车展的开幕,这个已经被淡忘多年的破产鬼城最近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后破产时代”的底特律,有没有新的故事可以讲?
久别重逢
11日,展示全球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2016年北美国际汽车展在底特律开幕。没有惹眼的美女车模,也没有花哨的宣传造势,40余款新车登台亮相,其中90%为全球首发。
北美国际汽车展名声在外,与法兰克福、日内瓦、巴黎和东京国际汽车展同属国际顶级汽车展,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1989年之前,北美国际汽车展则一直被称做底特律汽车展。不仅因为车展的举办地点在底特律,更是由于底特律出色的汽车制造水平。
身处五大湖水路战略要地的底特律,铁矿砂和炼钢厂资源丰富。1903年,“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就地取材,在底特律创建了全球第一家大规模汽车生产厂。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大本营,底特律早在100多年前就成为了美国汽车的同义词,其财政收入的80%源于汽车制造业。
然而底特律的神话终在2013年戛然而止。这一年的7月18日,底特律因负债超过180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但幸运的是,汽车展被作为一项传统保留了下来。一年一度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为底特律留下了一线生机,市场预计今年的车展将给底特律带来4.25亿美元经济效益。
不甘寂寞
显然,底特律改变命运不能仅仅依靠汽车产业,但车展也不足以支撑底特律的“复活”。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底特律已经开始默默寻找新的商机。
重拾昔日交通枢纽的地位,似乎成为了底特律最先找到的转型之路。除了一度领先的汽车制造业,底特律还拥有底特律国际机场和威洛鲁恩机场两座大型航空枢纽,其中底特律国际机场是美国最繁忙的客运机场之一。
但与美国其他大机场不同,在底特律机场转机的乘客要远远多于以此为目的地的旅客,甚至不少航空公司都把底特律作为连接中国航线的桥梁。
而相比客运,作为工业城市的底特律也拥有巨大的货运市场。威洛鲁恩机场没有商业客运航班,却是北美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之一。凭借客货并举的两大核心机场,底特律由汽车之都转向航空大都市的野心似乎越来越大。
此外,早在2013年1月,底特律政府就公布了一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底特律未来城。依照未来城规划,底特律未来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包括:教育和医药产业、数字和创意产业、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和新技术);地方企业。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为止,底特律尚未做出什么一鸣惊人的成绩,这也让它的转型前景不甚明朗。
前景不妙
2008年金融危机给了底特律致命一击,美国三大汽车厂商遭受重创,销量大幅下跌,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申请破产保护,福特为渡过危机也大幅裁员。这是底特律不能承受之重。
而随着美国经济不断复苏,人们也在期待着底特律的经济迎来一丝曙光。不过,这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孙杰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在产业布局全球化的趋势下,底特律的汽车厂商在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早已逐渐被日本和欧洲车瓜分。“底特律的一大顽疾在于产业结构单一,随着美国汽车工业衰落和生产基地迁移,底特律最终走向衰败。虽然美国整体经济的复苏为工业化带来了生机,底特律的生产也在恢复,但谈不上转型。”孙杰说。
孙杰直言,美国经济近两年复苏势头良好,但无论是美国经济还是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那就是结构转变。在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底特律的所谓转型都只是尝试,难言成功。
底特律汽车城兴衰记
1815年
底特律正式建市,凭借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水陆交通枢纽。
1904年
福特T型车下线,开启了美国的全民汽车时代。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直接要求福特公司独立生产轰炸机。
20世纪
60年代初
底特律进入全盛期,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1967年
底特律发生美国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第十二街骚乱”事件,此后,零售商和小业主纷纷离开,底特律汽车工业辉煌不再。
20世纪
70年代
石油危机重创美汽车工业,日欧等汽车制造商也威胁了美三大汽车公司。失业人口增多、毒品流入,使底特律变成暴力之城。
2008年
经济危机再次重创底特律,通用、福特等企业降入谷底,全市失业率达到18%。
2013年
底特律市破产,人口剧减,不足20世纪50年代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