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携手加强合作,应对了这次危机的冲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去年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全球的资金流动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大量的资金从新兴经济体流入了发达经济体,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汇率的贬值、国际收支的挑战,如何避免新的金融危机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
拉加德在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20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表示,尽管有双边、区域、全球的各种金融系统的改革,但这些改革推出的背景都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现实下,新的风险已经出现,新一轮的金融改革迫在眉睫。
拉加德认为,当前,全球正面临三个新现实和新风险。
现实一,在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业进一步的一体化,金融系统也变得更系统。这样的好处是,中国现在的经常账户的赢余比危机前更好了,而坏处是,现在的这种调整可能增加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此外,金融的一体化能更好地分配资本,也能更好地分摊风险。但若管理不好,有可能会带来金融稳定方面的风险,而全球的金融安全网届时可能还不足以应对这种情况。
现实二,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在加大已经成为全球局势下的一个新常态。在过去几年,这些资本的流动既有推的作用,也有拉的作用,例如很多国家采取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拉动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因为货币政策的不同步,会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很多挑战。
现实三,全球化造成越来越多的溢出效应。有意思的是,以前的溢出效应多半是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其他国家,而现在却是从一些大型的新兴国家向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输出这种影响。有报告显示,从新兴市场国家的传导的溢出效应已经在金融危机后有越变越强的趋势。这些市场的动荡、巨大的溢出效应等都是当前要面对的一些新挑战和现实。
拉加德表示,面对这些新现实和新风险,在金融系统中,本来有些系统应该发挥作用,结果最终却失败了。这就表明,构建稳健的金融体系已是迫在眉睫。而要构建稳健的金融体系,或可从两方面着手改革:
改革一,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构建,让其变得更加的安全。一方面要考虑到如何加强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要找到一些危机的预警机制和解决机制,这就需要各国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同时,还要有好的宏观政策和对市场的监控,才能够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改革二,在影响全球稳定的一类问题和政策上开展合作,用更系统性的方式去捕捉某一国家所出台政策的溢出效应。同时,要确保金融监管机构能协调此类溢出效应,然后再决定往前推进的路径。
拉加德认为,在危机来临时才做改变是不对的,金融改革应在危机来临前就开始展开。可以看到,当前全球已出现了一些结构性调整,调整工具依然很多。通过防患于未然的金融改革来编织一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网,将能确保下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我们不会无路可退。
同时,拉加德也指出,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也应该用全局的眼光来考虑,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因此,要通过了解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体所扮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