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冯亚涛)今年两会,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带薪休假、延长假期、增加节假日、“黄金周”安排等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讨论。假期怎么休,如何调整?代表、委员怎么说,专家观点是什么?人民网旅游频道一一解读。
建议①:重阳节、七夕、中国旅游日等节日应放假
当前,我国的节假日的安排为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再增设节假日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和全国政协委员李赤群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角度出发,分别建议七夕节、重阳节放假;人大代表薛少仙则从行业发展角度提出,将中国旅游日(5月19日)确定为法定假日。
建议②延长春节假期至元宵 提升幸福感
每年春节,都是全国人民的一次大迁徙。2016年中国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超过29.1亿人次,很多人穿越大半个中国回家。,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希望延长春节假期,提升幸福感,增加家庭团聚时间,也可以拉动旅游消费。
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重庆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采销中心副总经理张洪川两位代表分别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到10天和11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屈胜则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到元宵节。“很多人在外地打工,过年回家在路上往返的时间差不多就4天,能待在家的时间就一两天。”屈胜说,如果能把春节假期延长一点的话,他们在家里待的时间更多,就能多陪一下父母和小孩。
建议③探索每月一个“黄金周”休假模式
此外,也有人大代表建议探索新的休假模式。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议,探索和试点“每月黄金周”的休假模式,对于旅游景区和老百姓的休闲度假都是非常好的改革方向。她说,目前黄金周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每月一个“黄金周”是每个月的前三周休一天,另外一天挪到月末凑齐5天长假。
建议④“2.5天休假制”从“弹性鼓励”升级为“刚性制度”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人们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公司董事长郑坚江建议,将“2.5天休假制”从“弹性鼓励”升级为“刚性制度”。
他认为,实施“2.5天休假制”,一是有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弥补带薪休假执行不力导致的假期不足,三是有利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四是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专家观点:落实带薪休假是核心
为何如此多的代表、委员都在提有关休假的建议?增设假日、延长春节假期至元宵节可行吗?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旅游投资与消费均逆势上扬,国家对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代表、委员自然也是紧跟社会关注点,希望调整或增加假期,以促进消费。
张凌云认为,在假期多与少的博弈上,要掌握一个度。“旅游毕竟是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上第三产业,而我们国家的一产、二产并不发达,暂时还不能和富裕国家比,不能一味地增加假期,增加劳动成本。”他建议,执行好现有的法定节假日是当下更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表示:“假期可以调整优化,增加法定节假日还需慎重。” 他同样认为,“我国的休假制度并不比西方国家落后,但是执行得不好,尤其是带薪休假,核心问题还是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