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孔祥鑫 李俊义)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下发;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两年间,产业、交通、生态等三大率先突破,引领这片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的土地走向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进入“热恋期” 区域经济动力十足
去年8月下旬,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首钢京唐二期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首钢将成为中国年生产能力最大的单体钢铁厂。
首钢京唐项目所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正是京津冀三地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重点打造的四大平台之一。以四大平台为依托,两年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稳中提速,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相继建设落成,不少顶尖人才分别奔赴三地,三地产业协同进入“热恋期”。
点滴成果的积累,带来产业格局的“巨变”。两年来,张北云联数据中心开工建设,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核准,北汽集团黄骅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北京22家生物医药企业项目在沧州开工建设……据统计,2014以来,各类京企在津、冀投资项目分别达865个、6431个,资金分别达到2403亿元、5686亿元。
产业协同需要注入创新活力,作为协同创新的“领头羊”——中关村不辱使命。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河北设立分公司1300家,投资成立子公司768家;在天津设立分公司603家,投资成立子公司658家。立足中关村科技优势的协同创新,一些古老的工业开发区焕发了新生。
轨道上的京津冀 出行因此而改变
拿着一张交通卡,可以在京津冀地区畅通无阻;乘坐城际铁路,一小时就可以游遍京津冀;随着高速公路“断头路”的打通,进京将不再艰难……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曾经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描绘了三地交通一体化的美好蓝图: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一起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十三五”期间的建设里程将达到1333公里。
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针对京津冀协同空运推出“空铁组合产品”,例如,乘客从北京南站乘坐20分钟一趟的京津城际列车,再无缝对接天津地铁2号线、直达天津机场候机楼,全程不到一个半小时。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年限为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子簃介绍,“规划目标是在中部核心区主要城市形成0.5到1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之间形成1到2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形成0.5到1小时通勤圈。”
2017年,京津冀三地将实现区域内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北京、天津等6座城市将成为中国第一批试点“交通一卡通”的区域。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介绍,139条公交线路作为首批试点实现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
共享“绿水青山” 京津冀崛起“绿色长城”
从八达岭到司马台,再到金山岭,三座长城作为古代北京的军事防御屏障,早已闻名遐迩。如今,一座“绿色长城”正在崛起。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领域的典型样本,三地正紧密携手、深度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从保护区域水环境,到共同防治大气污染,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到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廊道,京冀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以大气治理为突破口,京津冀协同发展得以推进。“京津冀三地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力度加大。”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介绍,两年来,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10.3万亩密云水库上游稻改旱等一批生态合作项目全面完成。
2013年9月,北京市牵头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通过全力推进联防联控,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介绍,2015年京津冀三地空气中PM2.5、PM10、SO2和NO2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17.5%、16.8%、27.1%和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