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从盲目扩张到寻找出路——代表委员讲述产能过剩企业“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如何在去产能之路上寻求突破?,代表委员以切身调查体验,通过讲述企业“变形”故事各抒己见。
主动停产90%——市场残酷也讲理
“看到有利可图,当时大家就想方设法抢矿源,一窝蜂‘杀’到这个行业来。”十多年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鑫福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大福还是一个跑煤炭运输的工人,眼看煤炭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便凭借积累的经验和资本果断踏进了煤炭行业。
“可没想到这几年煤炭产量从顶峰时期的每年300万吨锐减到去年的30万吨。”赖大福感慨道。2014年底,他的公司主动停产了90%的煤矿开采。
“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微刺激或者强刺激,导致产能过多累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去产能要想顺利推进,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多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去产能。
这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市场倒逼”的手段不谋而合。
最近,赖大福的企业正谋求与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促进煤炭的深加工工业发展。他说:“我们已和一些下游企业谈好合作,打通煤炭生产、销售、开发与利用一条线,促进新技术的运用,提升煤炭的清洁利用水平,开拓新的市场。”
精简万人留下精英——重分资源释放潜能
去产能也是攀枝花钢铁集团目前要迈过的坎儿。而最先被淘汰的那部分,肯定是最不符合市场胃口的。“就像给病人动手术,第一刀肯定割掉已经坏掉的组织。”全国人大代表、攀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给记者打了个比方。
攀钢是资源型钢铁企业,年产量约1200万吨。受近年来钢铁价格下跌、物流成本高企等市场因素影响,2014年和2015年攀钢主动压缩了350万吨产能,约占该企业总产能的30%,而这些产能大多来自污染企业或者工艺落后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去产能不是简单地缩减产能,而是真正地把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彻底关停,再将机器设备、资金人员换一种用法,重新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攀钢预计精简1.5万人至2万人,但一些骨干精英会留下来,投入企业的转型发展中。”唐历告诉记者,得益于多年科技攻关的积淀,攀钢以含钒重轨为代表的高端铁路轨道产品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前攀钢的生存支柱。年内攀钢将启动新阶段攻关进程,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
8年没增一吨产能——新机制催生新观念
销售收入285亿元、上缴税收5.7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在我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湖南冷水江钢铁公司和兄弟企业一道为母集团创造了不俗成绩。
这家年产量仅300万吨的钢铁企业,是如何找到出路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观念、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钢铁公司董事长陈代富给出了答案。
“2008年至今,我们公司没有增加一吨产能,这在8年前是很需要勇气的。”陈代富告诉记者,企业没有盲目扩张正是源于体制机制创新。
冷水江钢铁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曾一度亏损发不出工资。2007年企业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人人持股,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员工观念发生了变化,积极性大大提高,最大程度释放了企业活力。
“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是国有企业。因此,当前讲去产能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讲国企深化改革的问题。”刘世锦表示,国企去产能必须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去做,而非“照顾”的办法去做,重点解决好人的问题、债的问题和资产重组的问题。(记者吴雨、李延霞、胡旭、董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