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李峥巍)国务院日前宣布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建设“双创基地”,以此释放活力、增加就业、增强动能。“双创”政策新突破将激活闲置资源、新技术手段,催生新的创业服务模式,调动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目前全国已认定136家“众创空间”,以此承载科技创业服务、孵化、融资等差别化服务,这些“众创空间”大多集中的在北京、天津等城市。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众创空间。
“和以前政府办的科技服务机构及咖啡馆式孵化器不一样,新的创业孵化模式让更多力量进来,更高效地服务创业,创业成本肯定会更低。”30岁的科技创业者林锋目前正在和合伙人制作商业计划书,计划在孵化器的“一个工位”注册公司。
林锋所在的北京中关村是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硅谷”,这里创业氛围浓厚,去年区域新创办科技企业两万多家。
记者发现,正是引入了各类市场力量进入创业服务领域,“先行先试”的中关村诞生了诸多创新模式:“众智”的跨国创业服务、“硬创业”的深度加速等模式层出不穷。
2015年10月,中关村“领创空间”服务在京冀地区与美国硅谷同步启动。当日,在距离北京150余公里的河北保定,美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镇山与创业者交流经验。同时,在距离北京10000多公里的美国旧金山“硅谷”,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在硅谷中关村“领创空间”与投资人布鲁斯探讨如何服务创业者。
“北京有2万多家科技公司、百余所高校,硅谷有大量投资人,保定有产业空间、市场空间,三地依托互联网等手段实现了互补。”项目总经理倪敦说。
而在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大楼,一种新型“众智”创业服务模式正在这里流行着。
赛福基因负责人余伟师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北京只留管理人员,而将技术主力留在美国。公司人员虽然平时很少见面,却实现了互联网上的高度协作。如今,团队已经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针对胃肠间质瘤的耐药性分子机制这一难题展开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际上,还有更多海外机构进入中国科技孵化领域,他们以自身技术储备、资源优势,提供有别于“咖啡馆式”“讲座式”孵化的“硬创业”加速服务,即聚焦原始科学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等。
在中关村,微软创投加速器被称为“比哈佛大学还难进”的加速器——对一定规模的创业公司提供多方位资源、指导,促其快速壮大。
微软创投加速器负责人杜枫介绍,加速器三年来已为106个团队服务,“毕业”企业估值达234亿人民币。其中,亿航团队以App操纵无人机,用户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端一体”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APICloud,平台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
“微软来挑项目,我们看技术、模式、团队、前景,指标很多,但都是在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这刚好弥补了传统机制的短板。这种模式是促进成果转化与创业结合的又一种方式。”杜枫说。
创业者和孵化器运营者认为,新的模式、新的资源进入创业孵化,将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推动全国创业创新热情再次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