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政策,在创投圈掀起波澜。
上述机构在名为《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最终回收的转让收入与退出前累计投入该企业投资额之间的差额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财务补偿。
随后,在一片哗然的舆论声中,上海科委出面解释,称此举目的在于呼应中央政府的“大众创业”号召,引导资金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并严格防范骗补,并对市场关注的问题做了重点说明。然而,风波并未因此平息。
天使投资,处于私募股权投资链条的顶端,是风险投资的一种,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特征。
既然是高风险,那么伴随而生自然就是低成功率。这是这一行业的市场规则。通过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真正具有成长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企业活下来,投资人获得丰厚回报。
近年来,受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的影响,天使投资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各地政府也纷纷采取各类措施进行扶持鼓励,然而,这具体的措施是否得当却是值得商榷的。不尊重市场规律的“接盘”反而可能有违初衷,破坏行业的正常发展规律。
政府“甘愿”当“接盘侠”,一方面将会降低投资人对风险的认知,从而致使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上升,使得投资环境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势必使部分投资“菜鸟”混入其中占用大量资源,使得“优胜劣汰”的机制无法正常运作。此外,破坏这一行业本身的游戏规则,还会孕育出道德风险和套利之徒。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就是这大千世界的生存之道。这就好比化茧成蝶的过程,毛毛虫若依靠外力破茧,那么最终即便他成了蝴蝶,也会因没有强有力的翅膀,而无法翩翩起舞。
那么,是否政府就应该无所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在保护知识产权、简政放权、对创业企业进行辅导和税费优惠等方面,政府其实大有可为。
别让政府补贴曲解了天使之名。对于投资人而言,若试图通过补贴降低风险,而不去经历那一次次的真枪实弹的筛选、甄别,那么他必然永远是“备受呵护”的菜鸟,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天使”。(游苏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