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房产动态
标榜“百分百真房源交易无问题” 链家中介昨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
2016-02-24 08:06:00
 

  原标题:标榜“百分百真房源交易无问题” 收下定金改口称房产有抵押负债 链家地产中介昨被市消保委约谈

吴名遂绘

  将2016年称为“品质年”的链家地产,一方面忙着打广告,宣传“五大承诺”,如“100%真房源”“会对交易房屋进行背景调查且如实告知购房人”等;另一方面却涉嫌隐瞒真实信息,将处于抵押贷款等无法顺利进行交易状态下的房屋挂牌出售,引诱和误导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

  昨天,背负大量消费投诉的链家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代表及律师志愿者当场对质。

  已抵押的房产拿出来卖

  “我心脏搭了四次桥,这次买房,让身体雪上加霜!”庄先生在约谈现场,炮轰链家。为替儿子买婚房,今年1月9日,庄先生通过链家与出售方签订 《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意向购买富平路上的中浩云花园内一套约60平方米的房屋。当他支付80万元定金后,却被链家告知房屋交易有障碍,因该房屋不仅“背”着公积金贷款,还在庄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出售方抵押给链家一名工作人员,出售方由此借得167万元贷款(月利率1.6%),用来购买其他房屋。

  庄先生要求出售方先办理撤销两项抵押,才能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却遭出售方拖延。对方甚至称房屋不卖了,定金要等买到新房才能退。庄先生多次要求链家协调,屡遭推脱。而且,这套房屋还在春节长假过后,再次被链家挂网销售,售价从370万元涨到388万元。

  “链家未能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在签订协议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不能正常交易的重要事实,使消费者蒙受经济利益损失。”上海市沪中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董敏华指出,链家理应承担相应偿付责任。而且,链家用相当于同期同款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利率,向卖方提供抵押贷款,直接造成一房两卖,既套住急着购房的上家,又控制住借贷的下家。这种行为不仅涉嫌放高利贷,其有无提供相关金融产品的资质,也要打个问号。此外,链家收取80万元定金,已超过定金不得多于房屋总价款20%的规定。

  负债房竟变身优良资产

  和庄先生相比,黄先生的遭遇堪称“升级版”。去年8月,黄先生想在虹口区购买一套总价400万元左右的小户型婚房,在通过链家和卖方签订居间合同并支付定金后,却发现这套房屋分别有高达100万元的个人贷款和240万元的银行贷款。而链家此前的介绍是,该房屋名下只有按揭贷款,且房东家庭条件很好,并向黄先生打包票称:因为其个人首付能达到七成,交易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链家多次保证下,黄先生又支付了130万元来偿还卖方的个人贷款。此后,卖方拖延时间,一直没有筹出偿付银行抵押的剩余款项。后经调查,黄先生支付的款项竟全部被挪作他用。就在黄先生历经波折,将该房屋相关抵押解除后,链家翻脸,称该房屋已被三家法院查封,卖方负债累累,总金额高达1.5亿元,如果黄先生起诉卖方要求偿还房款,对方根本无力偿还。

  为转嫁风险,链家还要求黄先生提供等值抵押担保物,来弥补链家此前为促成交易,以公司名义垫付的用来偿还抵押的110万元。在得知黄先生和其父母已拿不出任何可抵押的资产后,链家害怕房产存在随时被查封的风险,索性通过各种方式骚扰黄先生,逼迫其父母和链家人员去公证处签订保证合同。

  约谈现场,链家法务代表承认公司在房产中介居间服务过程中存在问题,但其表示该问题只是个别员工未尽到调查房屋真实信息的义务,并称“会开除相关人员”。至于是否有提供相关金融产品的资质,以及公司内部是否在进行房屋买卖过程中,明确要求中介人员对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有关系的信息进行显著的提示和告知,链家代表没有当场给出回应。

  房产中介行业恶习重重

  2015年,市消保委受理的房产中介服务投诉多达794件,较2014年增加40%,较2012年增加1.84倍,投诉量创历史新高。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直言,房产中介应正本清源,通过服务获取消费者的信赖,而不是靠连蒙带骗为自身牟利。

  市消保委昨天公布的《上海房产中介消费满意度调查》显示,上海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总体满意度很低,52%的消费者表示不满意。房产信息不真实,包括房源信息(违章建筑、房型、面积、产权性质、年限,抵押情况、质量、装修影响)等,以及购房人资格(限购、税收、贷款额度)等情况,房产中介不提前据实告知,或作出不实承诺,是最大问题。调查发现,有20%的“最新挂牌”房源实际已售,且在售房源中有41%存在标低房价,实际询问到的价格要比网上标的价格平均高出23%。

  调查还显示,发生纠纷后,买房的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有84.8%的受调查消费者遇到过相关消费纠纷,其中选择忍气吞声的达78.4%。唐健盛指出,房产中介行业的恶习和各种潜规则到了必须严管的时候,呼吁行业主管部门有所作为。调查中,市消保委还发现,在交易过程中,一些中介滥用自身优势地位,以拒绝办理过户或扣押房产证为要挟,过户前恶意提高服务费; 当消费者明确拒绝中介服务后,中介仍拨打电话对消费者进行骚扰,让不少买房者苦不堪言。此外,调查还发现,21%被调查门店未悬挂营业执照,90%的加盟店未在显著位置标明特许人和被特许人的真实名称和标记,中介资质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