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刘贤惠到墓地祭奠地震中去世的丈夫。摄影/本报记者 李强
三年过去,汶川大地震给国人留下的伤痛,依然清晰。
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这些数字对应的,是生离死别,山河破碎。
“过3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当年温家宝总理在灾区振奋着重建信心。国务院确定要用3年左右完成灾区重建。
如今,曾经的灾区是怎样的图景?家园是否已能够重新遮挡风雨,心灵的伤痕是否已结痂愈合,新的日子,是否呈现了别样的色彩?
被地震伤害的人们,浴火重生,他们,过得好吗?
地震3周年,我们回到灾区,从不同的切面,家庭、学校、村庄、城市……探访重建后的新生活。
重建档案:刘贤惠一家
【震前】
刘贤惠在家务农,丈夫做木材生意,二女儿在外打工。家里还有公婆、小叔和弟媳。
【震后】
丈夫、公公、婆婆、小叔、弟媳在地震中遇难。
【现在】
刘贤惠又结了婚,重组了家庭,经营着旅店,二女儿开了农家乐。
擦墓碑时,刘贤惠的动作很轻。她担心碑上前夫的陶瓷画像,会因此褪色。
丈夫死于3年前的汶川地震。那一天,刘贤惠记得脚下的土地,像海浪一样翻滚奔腾。
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是羌寨聚集地,地震中,71户人家69户房屋倒塌,26人遇难。
望着倒塌的房屋和不断竖起的坟墓,女儿抽泣着说:“妈,田、房,啥子都没了,走吧。”刘贤惠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的家。”
3年后,猫儿石村已重生为“吉娜羌寨”。寨子是地震半年后建起的,温家宝总理题的名字。吉娜,是古羌族的美丽女神,象征“最美好”。
刘贤惠和女儿也有了新家。二层高的羌楼下,5月里,开着成片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