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再过4个多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将到最后期限。
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今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通过查询全国30个省(市、区)政府网站或财政厅(局)网站,了解省级政府“三公经费”的公开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中午,天津、江苏、青海、湖北、云南、宁夏、西藏等10个省(市、区)没有公布。
已经公布的省(市、区)“三公经费”格式不统一、内容详细程度差别较大,大多数简单粗略。
在甘肃省财政厅的网站上,记者查到了2013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及说明,格式和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基本一致,部门概况介绍了财政厅的主要职能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公布了两张表格: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还有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名词解释,没有单列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安徽省省本级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8月9日已经在省财政厅网站上公布,一个表格5个数字,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合计总额,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安徽省政府下属的28个部门,有26个已经公布了2013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公布方法大都和省本级一致。
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查不到任何一个年份的“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情况。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已经在公布时间、公布的表格数量、内容、专业术语解释说明等方面达到了高度一致,而省级政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邓淑莲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邓淑莲看来,之所以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已经较为规范,除了“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各部门的部门预算编制和决算统计中,会计办法和预算科目差别不大,比较好统一,因此做到公开时间、表格数量内容一致相对容易。”
8月中旬,有媒体就一些政府尚未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致电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有的询问记者“其他省份都公布了什么?”、“还有几个没公布?”、“他们都说什么时候公布了吗?”等问题,有的省份表示,会等到其他省份公布相关信息后做个比较和研究,还有省份表示,需要花时间统一各部门口径,“到底哪些属于‘三公经费’预算,需要统一,以免有的太高有的太低,差异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