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用在何处
——中国慈善需要问责互动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眼里,曹德旺这个人很善,有一片赤诚的慈善之心;同时他也很精明,“他总能看到问题的实质。”王行最说,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曹德旺合作,实质就是一场问责与响应问责的互动。王行最认为,现如今,许多企业或个人捐完钱,参加完仪式,拿了证书,拍个照片,媒体报道,就算完了,钱谁用了,是否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却很少有人过问。在中国公益领域尚无独立、高效的监管和评估机构的情况下,中国慈善需要形成问责与响应问责的互动。
王行最说,这次两亿元捐款的执行过程对中国扶贫基金会乃至整个公益行业都有示范和推动意义,促使公益行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人员更加专业,对于公益机构本身的专业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声音
每个人做慈善的方式不同
慈善家李春平:“对赌协议”没听说过,(听完记者解释后),太麻烦了,太麻烦了,我不做评价了。
步长集团总裁赵涛:中国的慈善和中国的经济一样,都在发展当中,每个人做慈善的方式不同。
杨澜的微博:我不赞同一些慈善的方式,比如自己上街发放现金,因为这种做法没有照顾到受众的感受,也很难衡量效果,更“专业”地做慈善,才能做得更长久。
“物与斋主人”的微博:应该好好利用互联网来做公益,用SNS(网上即时通信)的模式,直接与大型慈善机构合作,通过丰富的志愿者资源,发布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跟进受捐助者的生活状况。一来使捐助者对被捐助者有直观的了解,让普通人不只是大老板都能非常直接地参与慈善;另一方面也增加慈善机构的透明度,不会让人捐的款不知去向。(叶晓彦)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