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1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正式揭晓,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以捐赠到账总额10.2828亿元获得“首善”称号,这其中有2亿元“出格”的捐赠,在慈善圈曾掀起轩然大波。
曹德旺凭借一份“对赌协议”,不仅让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累得人仰马翻,甚至受到围攻,可曹德旺却说“我连感谢都不用说”。专家认为,这次被称为中国慈善“问责第一单”的捐赠为中国的慈善透明之路打开了一扇门。
最“苛刻”的慈善
——善款必须捐给贫困农户
“对赌协议”是一个用在股权投资上的词汇,指收购方与出让方在达成并购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曹德旺将这个概念用在了慈善上。
2010年5月4日,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向西南五省区市旱灾区贫困农户捐赠2亿元善款。但曹德旺提出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必须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以每户2000元的标准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管理费不超过3%,并且善款“不能发给当官的,不能给有钱的”,差错率不得超过1%,否则按超出部分的30倍进行赔偿,最高赔偿额不超过600万元。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中国扶贫基金会请相关部门按照受灾程度确定受资助的村子,受捐者不能是“两代以内直系血亲有副科级、房屋为二层以上砖混结构、有子女自费出国留学”的村民,并且逐户核实,终于向曹德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曹德旺却对此有自己的观点:“基层干部就是给百姓办事的,我连感谢都不用说。”
不具推广性
——大额捐款可能实现“对赌”
1%的差错率、3%管理费和30倍赔付条款,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看来,2亿元捐款项目的标准化设计流程机制、瞄准机制、透明机制与纠错机制可以复制,且具有示范效应,但并不具备推广意义。邓国胜认为,曹德旺这样的大额捐赠者勇于对慈善组织进行全过程监督,这样的监督能推动更多公益慈善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开透明度。
“如果都去对赌,普遍推广,不太现实。”邓国胜认为,只有大额捐款才有可能实现对赌,如果是小金额捐赠,繁琐的运作和监督过程会让公益机构不堪重负。“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捐两个亿,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国内效率最高的了,3%的管理费对他们来说也只能持平,对于其他基金会,却只能‘赔本赚吆喝’。”另外,邓国胜认为,对于曹德旺来说,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河仁基金会来监督善款的运作,但不是每一位捐赠者都有这样的精力和能力。2亿元“对赌协议”只是一个手段,它的最终意义在于可以督促基金会总结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专业运作效率,促进公益机构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和结果的透明度,实现组织的宗旨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