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中美握手40年。金融危机、地区安全、气候变化、反恐……中美共同应对挑战,共担大国责任。
从陌生到融合
“上个月我在纽约,这个月我在上海。我与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一起为庆祝中国龙年春节亮灯,我在上海的家中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新的工作计划。”30多年前,最早通过电视节目《看东方》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的美籍华人靳羽西,身着她最喜爱的“中国红”在上海接受采访。
1972年,中美之间几乎没有相互往来的旅游业,两国人民之间都把对方想象成一个“遥远、神秘的国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少上海人拥挤在黑白电视机前观看靳羽西的新节目《世界各地》,人们渐渐地对浩瀚太平洋的那一端产生了兴趣。
今天,中美之间每年的人员往来已超过300万人次。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最大外国生源地之一,数十万中国人留学美国,成为中美关系的民间使者,参与美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也反哺中国的现代化。
人们发现,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出现的中国人的广告、孔子学院多起来,“Chinglish”也开始变得约定俗成。继姚明之后,林书豪走入美国人的视线,而与此同时,麦当劳、星巴克的Logo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密集;太空舞、饶舌音乐等,也深入到中国的偏远乡村。
“在这么两个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差异巨大的国家之间,出现如此洪流般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在世界历史上是少有的。这更是《上海公报》起草者们当年所无法想象的。”黄仁伟说。
不过,《上海公报》中却已明确写道,“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
40年过去了,已经退休的邱焕锡,还没有机会去美国旅游。巧合的是,邱焕锡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应聘了一份上海美国商会的工作。“去年底,我女儿参加培训,被商会派遣去了美国。我们用短信联系,还谈论了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看法。”“如果有机会,我当然也想去看一看这个国家啊!”邱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上海工作生活长达近19年的美国教授史蒂夫·库里克说,当两群彼此陌生的人相遇时,因为互不了解,总会假设一些负面的东西,假设对方是“外化”于自我的一个“另类”,但若迈出沟通交流的第一步,就会发现原来对方与自己当初的想象“很不一样”。
“如果地球是圆的,我想打个洞,钻过去看看,对面的中国小朋友都在做什么。”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馆展示了孩子们的各种奇思妙想,这也是其中之一。
下一个40年的中美关系究竟怎么走?2052年的中国和美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可能是一番更加别开生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