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佳老师在言语训练课上指导一位孩子进行发声练习(9月6日摄)。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也是165名残障学生温暖的“家”,57位老师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稍有缺憾的童年充满快乐。
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犹如走进一座儿童乐园。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基本的生存技能,每个课堂都不乏爽朗的笑声。让人难以相信这里的孩子都是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重残疾儿童。校长何金娣告诉记者,学校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零拒绝教育”,辖区内的残障孩子来者不拒,甚至会为重度残疾孩子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就要制定特殊的教育方法。这就意味着这里的老师要比普通学校的老师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孩子们智力水平和残疾程度都不一样,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为了一个正确的发音,老师会和智障孩子在训练机前一坐就是半个小时;为了训练平衡感,老师会抱着残疾孩子在健身球上做康复训练,一堂课下来,总是大汗淋漓。
老师们感言,一声吐字不清的“谢谢”就会让他们感动不已,残障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自食其力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只要这群孩子和他们父母对未来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华社记者裴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