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沈阳:两个“缆桩”见证“浑河晚渡”

2015-05-18 15:11:30 来源:沈阳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浑河漕运水陆共通达

当年,众多“缆桩”现身,顿时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对浑河漕运的热议。《沈阳县志》记述:“浑河,城南十里,一名小沈水,源出长白山纳噜窝集,名曰纳噜河,西流入英莪边门,会噶桑阿河为浑河,由抚顺西入本境。”又一说:“浑河,旧称沈水,水势湍急,沙土混流,故名浑河。”

有关资料记载,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滚马岭海拔750米处,自东而西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中、海城、台安等县、市,最终由营口入渤海,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1481万平方公里。浑河沿岸曾有七间房、石庙子、上木场、浑河堡、浑河官渡、十里码头等诸多漕运码头,以便将木材、山货、药材、粮食等物资,沿浑河、太子河、辽河漕运到营口,再用海船运至山东、京津、江浙、闽粤等地。与此同时,沿海的海产品,南方的杂货,中原的瓷器、工具等等货物,亦通过海运、漕运抵达沈阳。

有关史料记载,浑河漕运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浑河沿岸的诸多漕运码头,早已成为繁荣沈阳经济、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漕运码头附近驿路交通四通八达,致使当年的沈城,成为水陆码头齐头并进、商贸市井繁荣昌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浑河晚渡”尽在罗士圈

出于对盛京(沈阳)人文景观喜爱之情,清代文人墨客纷纷归纳出“盛京十六景”、“盛京八景”,比如“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皇寺鸣钟、万泉垂钓”等等。然而,无论“盛京十六景”,还是“盛京八景”;无论“老八景”,还是“新八景”,其中都有“浑河晚渡”一景。

清代著名作家缪润绂在《陪京杂述》中记载的“盛京八景”,史称“老八景”。其中,描述“浑河晚渡”时写道:“城南之浑河渡口,当年贾船粮艘,汇集于此,每于日落前后,欸乃声喧,晚船争渡。”清末著名学者钱公来在《辽海小训》中,重又记载“盛京八景”,史称“新八景”。其中,仍保留“浑河晚渡”一景:“两岸沙明一苇航,渡头夕阳见牛羊。谁教附郭盘胡马,遥望乡关百感伤。”

“浑河晚渡”一景原址究竟在何处?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刘世英的《陪都纪略》“陪都城示意图”上,不仅标明了当年“陪都”(沈阳)的八门、八关,沈城周边寺庙、桥梁、村屯等,还标明了浑河“十里码头”的具体位置。有关专家认为,“盛京八景”中的“浑河晚渡”一景,特指“十里码头”(罗士圈码头),即如今和平区“罗士圈生态公园”所在地。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品引来国际名导金基德

北京书市最后一天 商家打折市民“捡漏”

北京博物馆学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定文物

图片精选:河南郑州现汽车“叠罗汉”

精彩热图

刘翔退役仪式在上海体育场举行

走进北京汽车博物馆

北京“更新空间”海洋球里即兴舞蹈

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