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眼花缭乱的人口普查数据意味着啥?
2011-04-29 11:27:30      来源:南方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日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答记者问

眼花缭乱的人口普查数据意味着啥?

眼花缭乱的人口普查数据意味着啥?

几名老人在公园打牌。新华社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昨日出炉。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人口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之间的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快速、巨大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了鲜明体现。

生育、死亡、增长三比率全面走低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而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

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时指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从“高、低、高”转到“低、低、低”是自然的、长时间的过程。中国转换的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某种程度的调控性,二是时间更短。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出生率低,缘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马建堂说,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2‰多一点,死亡率是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稍微多一点。在这样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的比重在缩小。

马建堂说,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是两句话:一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二是要重视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118.06 新生的“小子”还是多

昨日,马建堂还对“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减小”做出回应。有记者问,在过去很多年里,很多中外学者和官员都预测中国的性别比是在不断扩大的,但是为何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男女性别比是在减少的。

对此,马建堂说,这次普查根据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的话)是118.06,这个数据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但是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2010年的人口性别比比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数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马建堂说,“说明近年来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广泛的措施,如关爱女孩活动等等,还是取得了成效的。”

马建堂强调,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还是高于正常的范围。还是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司法解释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开展“亮剑”行动 整治火灾隐患严防群死群伤
中国总人口超13.7亿 粤成第一人口大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