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发表讲话
中共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致辞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亲切交流。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讲话。
“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首先解决好内在心态问题才能处理好外在的生态的问题”,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于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上强调了养成宽大心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分论坛,“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21日在贵州佛教名山梵净山举办。就其论坛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佛教文化,戴秉国认为,环保事业应该从心灵环保开始。以宗教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他还提倡有限度消费和科学消费,说到:“如果13亿人口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都会无法承受”。
戴秉国高度赞扬梵净山为一个巨型的绿色工厂,强调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从而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梵净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佛教名山,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非常兴盛。生态方面,梵净山的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生物种类5000多种,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场所。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的需要,戴秉国还提出“要’同舟共济’而不要’同洲共挤’”,他认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需要同舟共济的精神,各国都是同一条船上的水手,要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平等互利,朝一个方向前进。
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佛教以慈悲之心为本,是一个尊重自然的宗教,佛教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作用当然不予置否。此次论坛中,贵州省宗教学会会长柏怀思对于佛教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柏怀思指出,佛教文化中的理想成分较多,对环保理念的可操作性不强,佛教文化思想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有限,而且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国际化,仅仅依靠佛教文化是难以解决的。
本次论坛齐聚境内外多位宗教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佛教与生态的文化。一位来自台湾的桃园佛教会理事,佛禅寺主持传肇大和尚在实地考察完梵净山后,对梵净山这片人间净土的佛教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还说:“目前台湾与内的的佛教联系非常频繁,佛教文化能够促进两地的交流”。
(记者 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