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远离贵州省城贵阳35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叫李兵兵的农民正在给自己种植的100多亩党参除草。他所不知道的是,一个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的国家级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将于7月19日至21日在省城贵阳举行。生态文明这样的表述,对于李兵兵来说也许陌生,但他知道,自己从事的中药材产业,是一种既能保证农民赚钱,又对生态具有良好修复能力的经营产业。
李兵兵所在的小镇,叫迤那,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和云南昭通接壤,是贵州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最近两年来,迤那在贵州产业扶贫带动下,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统领,发展种养殖产业,通过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带动,绿色产业正在逐渐改变一个小镇的发展方式。
绿色的党参基地
李兵兵在给自己种植的100亩党参除草
李兵兵致富路
夏天的迤那,在乌云和微风的轻抚下,凉爽把炎热覆盖。
42岁的李兵兵站半蹬在党参地里,被层层绿色包围,第一层包围圈是他种植的100亩党参,再往外围,是烤烟、梨子等农作物和水果,眼帘能够映照的最远处,则是层层叠叠的自然植物林。
“知道我们这边为什么这样凉快么?”李兵兵问题刚一出口,就自问自答:“除了云高高原的海拨作用外,还在于这里的绿色植物多。”
实际上,李兵兵最近一次回乡,是在2011年夏天。在之前,由于人多地少,在老家难以解决温饱问题,李兵兵带着一家四口,从上世纪末开始,一直在甘肃打工。
“刚刚出门,没什么技术,都是做建筑工人,活又苦又累,收入只够一家人吃饭。”李兵兵的转机出现在一种工作的改变上,在盛产党参的甘肃,既能入药又能食用的党参,成了当地的一大产业。2005年,李兵兵看着从事这种产业的工作收入既比做建筑高,又能学到技术,于是就和当地的农民学种党参,随即进入当地的公司,成了公司种植党参的技术人员。
从工人转为公司技术员的李兵兵,年收入一下增加到了2.5万元,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也因为如此,李兵兵想着这辈子不会在回到家乡。在李兵兵的老家迤那五星村,一直是一个不通公路的村庄,2011年以前,这里的村民除了把种植的粮食带到十多公里以外的镇上换回一些盐巴,几乎和外界隔绝,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生活。
改变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在威宁迤那实地调研后,做出在威宁迤那做产业扶贫试点的决定。当时,和迤那一样,贵州88个县绝大多数都有着相当多的贫困人口,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有1000多万人口处在扶贫线以下。
产业化扶贫,是区别于过去的输血式的扶贫方式,而是通过项目,把扶贫资金放产业和企业中去,放在发展中去,以商业的繁荣改变当地的贫困。
机会就这样出现在李兵兵的眼前,听说家乡将发展商业后,他第一时间把党参种子带回家乡试种,产量尽然比甘肃还高,专家检验后发现,地处云贵高原的迤那特别适合党参的种植,不仅产量高,品质也比其他地方的好。
于是,李兵兵带着多年积累的技术,和陈杰等同时在外边打拼的老乡,回村成立了威宁五星村利民中药材合作社,组织了1047户农民种植了5600亩党参,统一技术推广,统一回收,初加工后卖到广州等地深加工,再卖到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李兵兵算了一笔账,如果种植玉米,一亩地只能生产400公斤,年收入在800元左右,扣除成本,实际上一亩地的收入只在500元。而种植党参,一亩地纯收入能够达到7000元以上。
也就是说,作为党参种植带头人和大户,李兵兵的100亩党参,到成熟时将给他带来70万元以上的收入。
从打工年收入不到三万,到规模种植年收入达到70万元,李兵兵只用了三年时间。但是三年时间的背后,是贵州产业化扶贫思路在当地的成功实践。
李兵兵所在的党参项目,贵州省扶贫办一次性拨款350万元,用以小拉大的方式,农户只要种植3亩,政府就补贴一亩的费用,促进党参等中药材的种植,从而让当地形成一个新的致富产业。就这样,李兵兵只投入了60多亩党参的种植,就获得了100多亩党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