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社原社长赵士军是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发起人之一。十几年来,他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从“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到“荷花少年”全国校园舞蹈展演,再到现在“舞蹈进校园”的春风,赵士军一直在做着从“外围”到“内部”的努力。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为此,中国舞协专门成立了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通过“高参小”项目,让更多孩子了解民族舞蹈,把中国的肢体语言推向世界。
中国舞协推动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
近年来,中国舞协在推动中小学舞蹈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赵士军说,在相关部门提出舞蹈进校园以前,中国舞协更多是做一些“外围”的努力。比如,“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基本上两年一届。覆盖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年龄段,可以说,这项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在推动“小荷风采”品牌项目的过程中,中国舞协还注意到中学、中专阶段的学生群体,于是又推出了“荷花少年”全国中学舞蹈展演项目,至今举办了三届,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从2014年开始,相关教育部门正式提出“舞蹈进校园”的理念,发起了高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的工作(简称“高参小”),打破高校及社会力量与小学“关门办学”的“高墙”,这让中国舞协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在推动中小学舞蹈教育工作上,中国舞协取得了明显成效。早在2004年,赵士军就加入到少儿舞蹈创编工作当中来,当时恰逢在深圳举办第四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
“有一部作品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名字叫《我的偶像》。”赵士军说,中国舞协在搭建少儿舞蹈展现平台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传递出正确的人生导向。“我一直在思考,当代少年儿童到底应该崇尚什么?谁是真正的明星?在这部作品中,孩子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舞台上,背景用易拉宝摆放了几张图片,有刘德华、李宇春、张学友,最后一个是雷锋像。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用童声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孩子们在这种精神感染下,从小就学会爱劳动,乐于帮助他人,这才是我们幼儿教育的正确导向。”赵士军说,通过一个小小的舞蹈,能够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非常难得。
后来,《我的偶像》剧照被放到《舞蹈》杂志的封面上,这在全国引起了震动。它标志着少儿舞蹈真正出现在专业舞蹈工作者面前,而且被列入到很重要的位置上。
创造机会让民族民间舞蹈走进校园
然而,在推动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赵士军发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缺失。
“你的语言是中国的,但你的肢体呢?”赵士军反问道。孩子们接触更多的恐怕是街舞、迪斯科或者交谊舞。他发现,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艺术。实际上,中国拥有56个民族,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但是在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把民族舞蹈引入进来。在国际交流过程中,是一种缺憾。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已经推行了20多年,有上千万人学习。它甚至被列入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无法与国际标准舞抗衡。但是仔细去看,在国际标准舞里面,没有任何一个舞种是东方的,全部是西方舞种。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不受世界欢迎呢?
“绝对不是。”2004年,赵士军担任过杨丽萍《云南印象》世界巡演团的团长。在他看来,杨丽萍老师可以称之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赵士军介绍说,他全程参与了《云南印象》的创编过程。杨丽萍把十几年来优秀精炼的舞蹈元素都放入到这部经典作品当中去,比如月光、雀之灵、火、女儿国等。她在舞台上展现出的是一种原生态,却使用了极具现代艺术特点的编排方式。比如,选用流行作曲家三宝的音乐作品当作背景音乐。因此,这部作品融合了原始与现代,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推向世界。
“在云南演完,就去美国辛辛那提演了16场,随后又定了200多场世界商演。”赵士军说,从《云南印象》的火热,可以看出世界需要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因此,我们的民族舞蹈教育也要从孩子抓起,要像把中文推向国际那样,把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肢体语言带向世界。
为了让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入校园,中国舞协专门成立了民族民间专业委员会,通过“高参小”项目,让更多孩子了解民族舞蹈。赵士军介绍说,目前,中国舞协、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大剧院等社会机构团体,以及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都参与到“高参小”项目中来,共同推动舞蹈进校园。
校园舞蹈应彰显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什么样的舞蹈有助于在校园中推广呢?赵士军认为,从“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当中,可以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又极具童心、童趣,因此,近年来“小荷风采”推出的舞蹈节目更倾向于童话世界里面的斗智斗勇。“学校里面非常适合推出童话剧舞蹈。”
比如,有一部童话剧舞蹈《猫鼠之夜》,把童话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拟人化,让孩子们去表演。赵士军说,顾名思义,猫鼠之夜讲的是猫与老鼠之间的故事。在人们心目中,老鼠是害虫,猫是卫士,这就构成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由孩子扮演的一群小老鼠,列队走到舞台上,看到了一口大油缸,高高兴兴地偷油喝。被猫发现了,它不让老鼠喝。于是,老鼠就把猫打昏了。哪想到,缸里不是油,而是酒。等老鼠喝的差不多了,一个个都醉气熏天。这时候,佯装昏倒的猫扬眉吐气地把老鼠打倒……”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与此同时,孩子们的心中也播撒下了一颗勇于伸张正义的种子。
另外,在“小荷风采”里面,还有一种舞蹈形式叫“校园童谣”,孩子们把校园里的游戏活动、读书生活等场景,编排到舞蹈里面,讲述自己的生活。听着悦耳的童声,欣赏着悦目的舞蹈,既让人羡慕校园生活,又勾起无限记忆。这些都是非常适合校园舞蹈的体裁。
“可以说,舞蹈进校园的春天真的来了。我们应该借着这股春风,更加努力地推动中小学舞蹈教育,让民族民间舞,让那些赋有童真童趣的舞蹈,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赵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