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文化娱乐
阎肃自小有文艺天分 高中演讽刺剧曾风行一时
2016-02-22 08:42:00
 

  原标题:阎肃:高中演讽刺剧曾风行一时

  □人生有“四分”:天分、勤奋、缘分和本分,应当认知自己的天分、不懒惰、追求缘分、做好本分

  □人生有“四然”: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人生应有“四不”:不忽悠、不糊弄、不折腾、不凑合,而实际上就是贵在“真诚”,既求稳又应该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

  ------------------------------------------------------------------

  “哪有校长站着讲话,学生却坐着听的?”一位八旬老人从椅子上起身,笔挺地站着,对着台上的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微笑致意。

  老人的举动,显示了他对母校的无比尊崇。顿时,报告厅内掌声雷动。

  这是重庆南开中学2010年秋季刚开学时的一幕。这位当年80岁的老人,是著名剧作家阎肃,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在坊间,他更是被一直尊称为“词坛泰斗”。

  2016年大年初五,阎肃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2月18日,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回忆起80岁那年的重逢,阎肃重庆南开中学的同班同学、重庆大学老教授廖远明感慨万千。

  那天,他和尹凌等老同学一起,约阎肃在母校见面。刚到重庆南开中学大门口,廖远明远远便看见阎肃被一大群记者和抱着花的学生团团围住,只能远远地听见阎肃那标志性的、有穿透力的爽朗笑声。“人很多,挤都挤不进去,”廖远明回忆说,“有学生把花也送给了我们,我们正在婉拒时,听见阎肃远远地大声喊出我们的名字,招呼我们过去”。

  中学时京剧、话剧、快板、相声,阎肃样样行

  “阎肃思想活跃、性格爽朗、热情奔放。哪里有了他就不愁不热闹。他的作品能触发每个人心底的情感,所以在哪里都受欢迎。”廖远明记得,在母校的那次讲座,可容纳800多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阎老带头唱起南开的校歌,大家还齐唱了《红梅赞》,“现场氛围很活跃”。

  阎肃当时打趣地对台下同学说:“这个舞台我可一点都不陌生,我在南开上学的时候常在这里演出,京剧、话剧、快板、相声,我可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

  廖远明回忆,阎肃念高中时名叫阎志扬,和自己同岁,河北保定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家人前往重庆躲避战乱,先在南岸一家修道院的教会学校读书,随后前往南开中学就读,于1949年高中毕业。

  在南开念书时,阎肃坐在廖远明的前一排。“当时,男女生还是分班的;高二分文理组时,我们都分在文组;文组中又分了英文和中文小组,我们又都在英文小组。我们是关系非常铁的好兄弟。那时,男生有4个班,女生有两个班,每个班有四五十名学生。”

  “当时的阎肃非常爱好文艺,经常参加文艺活动,最喜欢的是相声和话剧,”廖远明说,重庆南开中学是杰出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之一,一直都有强调人文素养的基因,“在那个年代,南开中学就已经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做书呆子。放学后,学生并不是埋头做作业,而是能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在抗战时期,重庆南开被公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典范。追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使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学有特长。

  在这种理念影响下,那个年代里,除了阎肃以外,重庆南开还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张存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颜其德,还有与阎肃同年级的航天院士林华宝等杰出人才。阎肃解读母校,有“五气”,即:朝气、爽气、豪气、锐气和大气。

  阎肃曾勇敢地演出政治讽刺喜剧

  正是在南开中学,阎肃对艺术的热爱开始“井喷”。他顺利成为学校合唱团一员,并担任四声部部长。他和同学们一起学唱进步歌曲,编写了人生当中第一部独幕剧,还自编自演了小话剧《张天师做“道场”》,成了学生中小有名气的“演艺名人”。

  阎肃当时参演的作品中,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陈白尘的《升官图》。这是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后写出的政治讽刺喜剧——用两个强盗的升官梦来影射社会的黑暗,强盗在梦中冒充知县和秘书长,勾结各局局长,与满口“廉洁”、“俭朴”的省长沆瀣一气,无恶不作。当时,阎肃是该剧中的主演,饰演警察局长。他们在南开学校的礼堂里公开演出,“真是风行一时,过道里都挤满了同学”。

  “演这样的政治讽刺喜剧是需要勇气的,”廖远明说,阎肃经常和追求进步的同学在一起。

  让廖远明记忆深刻的,是阎肃和自己在日常交流时关于文艺的见解,“尽管当时他的观念很难说系统、深入,但他已经有了文艺必须植根于生活和情感的理念,他那时就认为,作品一定要让人的内心有触动、有共鸣。看了想哭、想笑或者想思考,才算成功的好作品。”

  1949年,廖远明和阎肃同时考进了重庆大学,分别就读建筑和工商管理,隔三岔五就能见面。“大二时,有一天,我在校门口遇见他,居然穿着一身军装。我大吃一惊。他告诉我说,自己刚被选调到西南青年文工团了。”阎肃从此踏上文艺道路。

  “离开重庆后,他较少回来。一直到‘文革’结束,我们在南开校园里聚会。当时大家已过不惑之年,但阎肃依然是那么乐观活泼,大家还打趣说阎肃一点不‘严肃’”。廖远明回忆,此后,阎肃每次回到重庆,“都会通知我们这些老同学聚会,很恋旧,很随和,大家聚会也和当年一样无话不谈,完全没有名人的架子。”

  探究阎肃能不断推陈出新的性格基因

  大二分离之后,廖远明经常能听到阎肃的作品,从歌剧《江姐》到《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歌曲作品,还在重大文艺活动的主创名单上看到阎肃的名字,甚至在一些选秀节目上看到阎肃提携后进那不遗余力的热忱呵护。老同学34岁便名满天下,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成为“人生赢家”后,却总是从不落入一个固定套路、从一个巅峰走向新的巅峰。廖远明在内心不断“点赞”的同时,也尝试着探究阎肃能不断推陈出新的性格基因。

  “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相反,他总是习惯于提出新的思考,”廖远明说,阎肃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有一点完美主义,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总想有更大的突破。“比如表演,他总是一有空就琢磨,如果想到一个新的办法能让表演更出彩,他就会眉飞色舞,甚至唱起小曲儿。”

  2010年,阎肃和《红岩》剧组来重庆。廖远明听了阎肃在母校重庆南开中学和重庆大学的两场讲座。阎肃在重大坦言,“一直以重大为自豪、为光荣”、“无论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是重大的”,他认为在重大那段不长的岁月为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阎老认为,人生有“四分”:天分、勤奋、缘分和本分,应当认知自己的天分、不懒惰、追求缘分、做好本分。

  他认为人生有“四然”: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得意时,不凌驾于组织之上;失意时,不游离于组织之外,” 这位德高望重的文艺家说,“文章千古事,得失一心间”,尽自己的力去做事但不要强求。

  他认为人生应有“四不”:不忽悠、不糊弄、不折腾、不凑合,而实际上就是贵在“真诚”,既求稳又应该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

  他认为人生有“四即”:阅历即财富、主动即自由、宽松即快乐、努力即精神,因此要多实践、多磨炼,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有豁达敞亮的心境,使自己的内在和外在都要有“精神”,不迷醉于网聊、偷菜等。

  “他在台上说‘我自己觉得自己不是80岁后,而是80后’,” 廖远明说,“那一刻,我仿佛回到曾经的校园时光,看到青葱年代的他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自从网络上先前出现阎肃‘病逝’的‘乌龙消息’后,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在为阎肃的安康而祈祷,并通过北京的同学打听他的消息。而今,他病逝了,但在我们心中,他还是那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少年,”廖远明说,“阎肃曾经写下: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而今,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在我看来,他的故事,留给后人的启示是:活着的最大乐趣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敢问梦在何方?梦在心中。”(田文生)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