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还记得小时候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呼唤春节你“快点来,慢点走”,想到那时的春节,满脑子都是年味儿: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腊肉,大街小巷贴满了对联,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看春晚……临近过年,这些温馨的、有趣的、难忘的回忆就一股脑儿地又冒出来。春节习俗源远流长,各地不同,每个人都有浓浓的过年情结和不一样的过年故事。这个冬日,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春节特别策划《最怀念的年味儿》,邀请各地知名作家学者、影视名人,以及民间手艺传承者等,畅聊他们的春节记忆。今天,请大家跟小编一起,听听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最怀念的年味儿。
于丹
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于丹记忆中“年味儿”最足的春节,是儿时在姥姥家的四合院里头度过的,“那时候,四合院里、胡同里、小巷子里,从腊月起就高悬着大红灯笼,家家户户贴春联,小孩子们挑起一串儿鞭炮就跑到空地里放……”
于丹感叹,过去的春节热闹十足,团圆意味也更浓,“我特别想念小时候的春节,尤其是包饺子这件事儿。最重要的不是最后的那个成品,而是包的过程。”在《春节:不离不弃的天地约》一文中,于丹曾回忆:“我现在还能想起来那时的情景,大年三十的下午,婆婆就带着妯娌、媳妇们开始切肉、拌馅、和面、擀皮;老爷子抽着烟,姑爷和儿子陪着喝茶、聊天;小孙子、小孙女们掐一块面捏个小白兔,再拿一块面,用筷子歪歪斜斜地擀个皮,往里面包块水果糖。”
关于“年味儿”的记忆,除了香喷喷的饺子,还有于丹心头收获的那份沉甸甸的感动。而这份感动,来自于师母邓魁英先生每年春节给于丹女儿准备的那份特别的礼物。
“我的师母一直保持着一种非常手工的习惯,每年都要给我女儿织一件过年的新毛衣。”于丹饱含深情地回忆:一年又一年,师母的眼神、手劲都不如从前了,但她想要让孩子每年春节都能穿上漂亮的新毛衣,织不动图案,就开始织彩条的毛衣,“后来终于有一年,毛衣织得很简单,毛衣的针脚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平整了。原来师母因为风湿病手指变形使不上劲了。但是到下一年再去,师母又织出了新的毛衣。”于丹动情地说,“从女儿怀儿在我的肚子里,到现在她上学了,这么多年,师母每年春节都给她织新毛衣。图案虽然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但是她一直较着这个劲儿,从未间断。师母是用一种最手工的方式在疼爱着我的孩子”。
“什么叫过年?过年就是人心中怀有一份沉甸甸的在乎,愿意去用手工的方式,去做一件无价的礼物,把自己所有的祝福都放在里面。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这种沟通,我觉得是春节最大的意味。”于丹感慨地说。(王鹤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