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小赵第一次以母亲身份度过了三八妇女节。
小赵是一位尿毒症患者。每周要到医院做三次血透、已持续了8年。
今年春节后,她生下了女儿,因为早产,宝宝一出生就被送往新生儿监护病房,经过精心监护和治疗,早产的宝宝在三八节前顺利出院,母女总算团聚了。
新生儿科护士长叶娟建议小赵请一位有经验的月嫂帮忙带带孩子,毕竟小赵自己还是一个病人,小赵考虑了没一会儿就拒绝了,“我想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当中。”
小赵告诉钱报记者,自己14岁那年,检查出患有“神经源性膀胱”。因为膀胱疾病,拖累肾脏,那时候的她已经有梗阻性肾病了。
可当时的医疗条件没法治愈这个病,到了2008年的时候,疾病发展成了终末期肾病。
其他的肾病病人,可以通过肾移植渐渐康复,可小赵的毛病出在膀胱上,即便成功移植了肾脏,仍然离不开血透机。
去年7月4日,小赵发现自己怀孕了,全家人纠结了很久,就是要不要这个孩子。
要靠血透维持生命的病人,要生下孩子可不比治好她的肾病容易。
浙一血液净化中心、产科的医生护士们,对这位老病友重点关照起来。
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成立治疗护理小组。
因为肾脏病的缘故,小赵的肌酐特别高,有可能胎死腹中,为了减轻肾脏负担,陈江华主任安排小赵在怀孕4个月的时候,每周做4次血透。到了怀孕5个月的时候,一周进行6次血透,这样算下来,在怀孕的34周时间里,小赵左手手臂的静脉血管上,就被比圆珠笔头要粗的针头插进264次。
每次血透的时候,小赵就拿着手机刷各种“育婴宝典”打发时间。她特意找上了同在浙一做血透的三位“病友”,这三人在几年前也像她那样,用做着血透的身体把孩子生了下来,这样的“血透宝宝”有一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都健康活泼得很。“很多经验对我并不适用,但给我很大的信心了。”(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夏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