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我们欢度春节时,美国LIGO团队发现和记录了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迄今未被发现的基本事实——引力波的存在。这使得全人类因此配备了新的感官: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宇宙的“信使”,挖掘到宇宙中十多亿光年开外,两个黑洞相撞事件的内幕。
这半个月来,好像不在朋友圈刷刷“引力波”,似乎都跟不上潮流了。其实看上去高高在上的引力波,荡漾出来的很多问题,都和我们关系密切,最直接的就是“基础科研”。
我们国家做得如何?浙江的实践在哪里?数位目前在国内做基础科研的一线的科学家接受了钱报记者的专访。
引力波被发现后,项目主要成员所在科研单位、麻省理工大学校长L. Rafael Reif,写了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人们对引力波的关注和欢呼,都体现了基础科学的悖论——它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但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
而在我国,基础科学却面临着某些困境,许多原先的科研苗子后来都离开了基础科研岗位。
昨天,西南交通大学一位教授告诉钱报记者,基础科研的成果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个群众基础,“人才储备,可能是目前中国科研的一个很大的瓶颈。”这位教授说,如果中国目前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要招博士后,可能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并不会太多,“我们的成才观是官本位,读书的目的是升官发财,因为当官才能有资源、有话语权,而专心做学问的人是受忽视的,因为他们的选择和这条路基本上是冲突的。”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慢慢有所改善。
12年前,北京大学一位物理学专业教授刚从美国回国时,在凝聚态领域,他几乎很难说出中国有哪个方向走在世界最前列,“但现在,已经有许多中国科研项目,处于世界最前沿。比如,在拓扑绝缘体和铁基超导等方向,中国无论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补充说,“在2015年,中国合成了世界首个外尔半金属样品,首次观测到外尔费米子。”
以成立于2009年的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为例。在2015年经过国际评估小组的评估认定:中心的学术能力达到美国排名前20位高校科研团队的水平。
北大这位教授告诉记者,在需要引进人才的时候,中心不需要层层向学校申请,而是直接走自己的引进流程。这一点让别的科研团队非常羡慕。
而中心的运行体制基本上参考美国高校的做法。比如,为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中心有专门的招聘委员会和一套严格的助理教授招聘流程。整个招聘会持续大半年时间。
中心实行预聘制,新招收的助理教授不拥有永久职位,考察期限是5到6年。期限到了之后,中心会有评估委员会,对助理教授这个周期的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的流程包括:向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发出邀请,请他们来对这位学者作出学术评价;同时研究者需要准备一份对自己这个阶段研究情况的自述。如果评估没有通过,助理教授会失去这份工作。
参照美国设置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是,中心的每一个教授都是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不存在目前国内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教授带着一批副教授、讲师一起做科研的情况。这使得每一个有实力的学者都有公平的机会冒出来。(记者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