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老的活字印刷术,到近现代的胶版印刷术;从传统的报纸阅读,到如今酷炫的融媒体传播。前天下午,来自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2016“文学潜质生”厦门冬令营的108位文学“小将”,兴致勃勃地参访了厦门日报社印刷博物馆以及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规模这么大的印刷厂首次见到
在厦门日报社印刷博物馆,对照着博物馆里的铸字机等实物以及内容丰富的大量图片,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不时还用本子记录。“之前都是在课本上看到的,从来都没有见过规模这么大的印刷工厂,今天看到了整个报纸的印刷流程,真是感叹科技的神奇。”来自青岛四中的高二女生许姝琦表示,这样的参访活动能增长见识,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制作流程让人大开眼界
一到报业大厦17楼,同学们就被新媒体中心的高大上新设备给吸引住了。同学们参观的新媒体中心被形象地称为“中央厨房”。作为全新的融媒体平台,这里融合了新闻信息源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和发布系统,传播形态涵盖传统平面、互联网系统和户外led大屏。在“中央厨房”内,液晶屏幕组成的“信息墙”实时传输记者采访动态、网友实时报料、内部采编系统信息。此外,厦门日报官方微博、微信、app等,也是融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向同学们演示了新媒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来自漳州一中的高二男生庄浚锴感到十分震撼:“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报社有这么多的消息来源。”
【花絮】
新媒体中心让同学刮目相看
日前,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2.0版全新登场,除了常规设备有提升,现在还配备了全新的录音棚和录影棚。原来,厦门日报社的这个“中央厨房”不仅为读者们“烹制新闻大餐”,而且还要让读者们听广播、看视频。据了解,帅气的男主播以及甜美的女主播已经开始试录节目。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中心,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来自青岛五十八中的吴昊阳说,她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新媒体中心,她对整个新媒体中心的运作非常感兴趣,“我以前是青岛一家晚报的小记者,当时接触的是比较传统的东西,之前都没听说过融媒体,现在看了感觉比较高端,学到不少东西”。
记者与“文学小将”开心互动
“记者平时都是怎么工作的呀?”“专栏记者和普通记者有什么不同?”
活动现场,本报记者和同学们进行开心的互动环节。本报记者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记者的工作和职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新闻报道事例,向同学们阐述“铁肩担道义”的内涵。随后,本报记者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回答,还与同学们交流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不同以及相通之处。
“记者这份职业很有挑战性,我以后也想从事媒体、文艺方面的工作。”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李言表示,她是一名文科生,这次的参访活动给她留下很深印象,使她对媒体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等奖获得者分享写作秘诀
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第十届总决赛高中组特等奖的获得者,16岁的李言坦言,自己在作文方面的成功,是和大量的阅读分不开的,“我是一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喜欢看书,还是校报的撰稿人”。
李言来自武汉外国语学校,她每周都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每天没有阅读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正是大量阅读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诗歌,才使得李言有了写作方面的积淀。此外,她还认为,不仅要洞察生活,还要学会思考,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灵魂,才能提升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