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艺术与童年:不能不说的秘密
2016-02-03 08:09:00
 

  美术课不是要培养孩童成为艺术家,而是让孩童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保持与艺术的一种亲密度。艺术在,童心就在。

  我十几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如何像孩童一样去画画。

  ——毕加索

  艺术与童年:不能不说的秘密(上)

  很多艺术家每天做梦都想让自己回到孩童的世界,因为那里充满了惊奇与创意。我从艺术学院毕业,就来到了孩童的世界——命运安排我和一群孩童相遇,我欣然接受通过艺术课和美的方式来与孩童交流。毫无疑问,教学是一门育人的艺术,所有的课就是培养孩童的素养,帮助孩童,成全孩童。

  刚参加工作的我还奉行着“一言堂”的教学。记得有一节课,我提到了一幅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底下就有一个孩子问道:“老师,什么是艺术啊?”

  我不耐烦地顺嘴说道:“你连什么是艺术都不懂吗?”就把学生的问题给掩盖了。

  孩子们都在起哄:“你怎么连艺术都不懂啊?”羞得那个提问的孩子,满脸通红不敢抬头。

  瞧着孩子的模样,我心生懊悔。这个故事促使我反思:难道我就真的懂什么是艺术吗?我能否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什么是艺术?我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如果这节课我停下预设的教学环节,就让孩子们聊一聊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说说什么是艺术,那将会是一节多么有意思的课。我一直把这件事存在心里,警示着自己不要忽视孩童提出的问题,课堂的生命力来源于师生的互动及交流。

  随着教学日子的累积,我越来越关注艺术教育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了。我并不想谈让孩童成为他自己,教育要使人摆脱现实奴役的玄妙,而是时刻提醒自己:我所教的孩童会在未来长大,要去开创未来的生活,面对未来的生活。好的教育一定是投资未来的,艺术教育无疑是投资未来最好的资本之一。从某种程度而言,艺术是说不清楚的,小到技法,大到概念,很难有个定论。艺术也是由于其朦胧之美才生发意思的,其所折射的教育一定是给孩童更宽广的视野与思路,让孩童自己去寻找答案。

  2014年,我们附小在清华美术学院美术馆办了一场属于儿童自己的书画展览,题为“艺术的童年”。艺术需要童年的滋养,童年更需要艺术的相伴。我们理解的书画展览是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是一次培养孩童综合素养的教育契机,让孩童亲自参与展览筹备,文字图片的准备,用古筝伴奏开幕式,当司仪、服务员、讲解员……我深深感到:办一个展览不是只关乎美术这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书画展很好地体现了整合的意识。

  将来的物质生活一定是丰富的,这是可以预料的,但人如果没有艺术教育,没有一颗柔软、细腻且能体会美的心,那人类的前途是很难预料的。理解美、探索美的人文素养一定是未来社会的需求。美术课不是要培养孩童成为艺术家,而是让孩子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保持与艺术的一种亲密度。美术课无疑给了孩童属于自己个体的时间,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直接与自己对话,他们能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任性地创意。艺术在,童心就在。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就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之时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拖腔走板。

  ——罗曼·罗兰

  艺术家的痛苦有时源于自己无法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与作品风格。一流的艺术家一定不是潇洒的,而是时刻想着如何改变人的审美品位与思想方法,生命不时备受煎熬。教育有时也会是一门改变人的艺术,通过教育艺术会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发生思维上的变化。

  课堂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无法忘怀。有一个孩子没有带美术工具,我就斥责他:“说了多少遍,干脆连人也别带了。”

  孩童呆呆地看着我,说道:“我的工具弄丢了。”

  “那为什么不叫你爸爸买?”我对应着。

  “我爸爸死了。”孩子回答的声音很响,全班顿时一片寂静。

  “不要乱说话,你这是学习态度有问题。”我有些生气,“你的问题我待会儿来解决。”

  我的几句话把这件事给轻易带过了。事后,我越想越不对劲,孩子稚嫩的模样经常会掩盖很多事情。我用了一种训斥的方式,勾起了孩子的伤心事,这会对他的心灵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对自己的课上表现,感觉糟透了。等课讲完,我赶紧把孩子叫出门外,询问事情的真相。果不其然,就在前些日子,孩子的家长因疾病去世了。孩子这么小就要承受丧亲的痛苦,上天哪有公平可言!盯着孩子的小脸,瘦弱的身躯,我的心中满是怜惜之情。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后,我忽然发现美术课里的那些工具准备等问题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开始思索为何要开设美术课,以及美术课真正能给孩童带来些什么。

  曾经的我总是一个人毫无顾忌地从事着美术创作与艺术练习,可当我成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就要学会每天处理琐碎的教学事务,学会与孩童打交道,要去习惯每天重复而平凡的教学生活,理解学校的教育思想,以构建我自己的美术课。

  附小提出“1+X”课程,“1”是整合优化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适合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还给孩童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性课程。窦桂梅校长说,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这几年来附小一直围绕着孩童的核心素养来构建课程,把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课程划为艺术与审美领域,旨在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艺术上的整合意识,让每一位老师都去思考艺术课该怎样让孩童感受美,丰富他们的审美雅趣,每一位老师也都在期待着自己不断变革的课堂。

  当我的课堂重新回到美,回到美术基础这些源头之时,就会不断涌现教育的创意。通过主题教学的方式,我重新编排教材,把美术点、线、面等基础性知识融到不同的主题里去。比方说,把线赋予人的感情及故事。把美术的线变成悲伤的线、愉快的线、恐怖的线,让孩童构思不同的故事表现不同感觉的线。当说到点时,我就会和孩童聊到日本的艺术家草间弥生,让孩童了解点的各种视觉效果,把自己的艺术世界变成糖果的世界,其作品童趣盎然,很有想象意蕴。

  在“1+X”课程理念及艺术与审美的引领下,学科界限慢慢模糊,我却更加清楚美术课应该干什么——我是通过美术这个学科来完成对孩童的教育,所有的学科都是服务于该如何培养孩童这一核心素养。美术课完全可以上升为艺术体验课,从材质到画面内容,从单一学科到文化艺术的历史,从个体感受到生活的各种体验都可以有机整合,艺术课应该更加重视孩童在课上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学校还鼓励老师不断挑战自己,做整合型的教师。我为孩童开设了一门哲学课,我与孩童一起来理解什么是哲学。

  哲学关乎每一个人,孩童很可能是天生的哲学家。在课上,我就与孩子聊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生命,用中外的一些哲学故事来与孩子交流,然后请孩子用抽象的、情绪化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知。有这样一幅孩童的抽象作品,让我印象深刻,画面上是密密麻麻的藤蔓,颜色很淡雅,左边是绿色的藤蔓,右边是红色的藤蔓,两者渐渐相融,发芽,纠缠,意味深长——这就是我问孩童什么是教育的绘画结果。我觉得孩子表达得非常好,感受非常细腻,教育润物无声的感觉就在画面中铺展开来了。

  我从孩童的作品里看见某种艺术思维的品质,希望孩子们能在哲学与绘画的关系里找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惊喜地发现,在哲学课上,我给孩子一个开放的命题,一个值得思索的主题,孩子们的作品就变了一番模样。在课上,当我问到什么是美时,孩子的回答竟是:美是人的感觉与思想产生共鸣,是感觉与思想的统一;美是看了第一眼,还想看第二眼的东西;美是属于个体的。他们说得多好,美是属于个体的,其实教育也是属于个体的,这些言语我没有做任何修饰,全是孩童的思考与见识。哲学课让我切实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孩童总是给予我很多的教育灵感,督促着我的成长变化。(作者:聂焱)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