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没?来逛逛!”1月14日傍晚6点,成都市民陈大爷和老伴熟稔地和学校门卫打过招呼后,步入泡桐树小学校园,开始了晚间运动。老两口住在附近小区,之所以经常进学校运动场锻炼,是因为各有一张“泡桐树小学健身卡”。
早在2002年,成都市就开始有学校在非教学时间,定时对外开放校园体育资源。到了2015年10月,全市21个区(市)县共有811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职业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
然而,在刚闭幕的成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民进成都市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我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调研及建议》的提案,其中提到,通过抽查60所学校发现,仅在中心城区就约有45%的市民不知如何进学校锻炼,而且总结出了组织管理、安全开放以及维护经费这三大问题。
事实上,中小学体育资源开放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校园管理和安全问题等隐患,民进成都市委建议推行信用管理,规范市民行为和学校买责任保险。成都市教育局对此回应称,为规避学校风险,早已明确由政府为学校购买“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责任保险”,不过执行情况不统一,下一步将加大专项考核力度。
现状
811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每天不少于2小时
作为成都市武侯区棕北中学的毕业生,张希每个周末都会回学校锻炼身体。“每次回来都觉得特别放松,就像重回美好的学生时代。”
事实上,张希和陈大爷的体验,都得益于成都市一直在推行的校园体育锻炼设施对市民开放。2015年10月16日,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的学校名单对外公布,全市21个区市县共有811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职业学校的体育锻炼设施向市民开放。
记者梳理发现,811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中,体育锻炼设施工作日开放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8∶00-21∶00,每天开放时间原则上不低于2小时;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时间基本上集中在8∶00-21∶00,原则上不低于8小时。
“相比之下,工作日来锻炼的人少点,但到了周末,如果天气好,来的人就多了。”棕北中学的门卫告诉记者。
社区办理“通行证”成华区已发健身卡近3万张
越多越多的市民进入校园锻炼身体。仅以成华区为例,全区42所中小学均按照规定向社会开放,截至2015年12月,累计发放“成华区市民终身学习卡”(活动卡)近3万张,2015年共接待市民近9万人次。而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社区内两所小学体育设施已开放两年,目前已办理准入卡近千张。
市民怎样才能进校园锻炼?2014年,成都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使用中小学开放的体育锻炼设施,需要锻炼卡、活动卡、终身学习卡等准入卡。街道办事处负责为辖区内的市民办理定点学校的出入证明,试点委托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就近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