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改革背景下,一些学校强化考试科目的教学,而音乐、美术、体育等非高考科目受到轻视。一些学校的“走班制”改革也演变为应对新高考的工具。为了避免重蹈“应试第一”的复辙,上海市吴淞中学对非高考学科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不能任由高考科目膨胀与强化在饮料瓶中注水培植芹菜、自选材料制造船舰模型……上海市吴淞中学“道尔顿工坊”一楼的个性化工作间里,学生们都在专注地忙碌着。绿色生态屋、遥控创智空间、物理实验设计与探究实验室……吴淞中学校长张哲人一边给参观者当向导,一边介绍“道尔顿工坊”建设的初衷。他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是我校的校友,他回母校参加活动时曾说,目前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一个是动手能力不行,一个是艺术素养偏低,这是制约中国进一步走向强盛的最主要的原因。这段话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
张哲人认为,目前的高考制度正在助长新一轮的应试教育竞争。以上海为例,其高考试卷采取“3加1”形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文化基础课科目,“1”,是指相关课程科目,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6门课程中的1门。文科考生可在政治、历史及地理中任选1门;理科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中任选1门。在这种高考改革背景下,一些高中在高考压力下,通常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音乐、美术、体育等非考试科目受到轻视,甚至日益边缘化。
一些学校的“走班制”改革也悄悄演变为应对高考变革的工具,“分数为王”再度回归,基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的“选学”课程已经转变为“选考”意志下的学习。高考科目过分强化,而非高考科目日渐弱化,国家课程的顶层设计到基层后已经异化为对分数的片面追求。从大的国际背景上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育人功能的差异,而在高考科目膨胀式的强化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避开应试的老路正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我们无法改变高考制度,但可以改变育人方式。从长远看,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学校课程如何设计”。张哲人认为,目前普遍来说,学校体育、科技、艺术等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不够,挖掘这些课程中包含的“核心素养”培养因素,其收益可能是多方面而且是长远的。例如体育课程,既能实现体育的健身功能与体育的动作技能目标,还可以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与团结精神等。
非高考科目实行“走班制”教学上海市吴淞中学在非考试科目中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调整,尝试“走班制”教学,以培养体育、艺术与科技等诸多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技能与素养。他们从2013年底开始实施的“体育专项化·科技、艺术个性化”小班化走班制实验: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凭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科目,以25人左右的小班化走班模式上课。
课程具体运作方式为:高一年级8个班,每周两个下午开展专项课程的学习。一个下午是1至4班开展体育专项化学习,5至8班同时开展科技、艺术个性化学习;另一个下午轮换。高二年级10个班,每周一个下午开展专项课程,1至5班开展体育专项化学习时,6至10班同时开展科技、艺术个性化学习;以学期为单位轮换。
原来的美术课一般40分钟左右,有时学生刚刚打完草稿,就下课了。为了有课时保障,“体育专项化·科技、艺术个性化”课程皆排入正课课表,80分钟连上,但不占据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本学期,周一、周五高一上课,周四、高二上课,周二全体学生社团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这些学科的课时从国家规定的80课时左右增加到130学时,这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只针对部分单科优秀的学生。
吴淞中学力争通过各种渠道保障“体育专项化·科技、艺术个性化”课程的师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是学校自己的教师,同时通过校友资源、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外聘等途径赢得了一批包括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团队担任课程教师。这些优秀外聘教师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师资队伍的质量,对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及青年教师的定向培养也是一个促动和提升。
这些课程群建设与课程运作方式的变革,有效促进了学生技能与素养的提高。2015年暑假期间,吴淞中学航模队在邹斌老师的带领下,远赴波兰的肯杰任科兹莱参加第十八届世界航海模型动力艇锦标赛。经过10天的激烈比拼,陈安生以10秒62的成绩打破了11秒29的F1E>1kg项目青年组世界纪录,获得了电动三角绕标竞速F1E+1公斤项目青年组世界冠军,成为唯一一位打破航海模型世界纪录的女选手。在2015年8月的“金高杯”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暨中国体育彩票夏令营总营活动中,吴淞中学桥牌队的王懿慈、茅艳婷在比赛中荣获高中女子组双人赛冠军。
打破“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壁垒
吴淞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1922年,始于美国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入中国,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舒新城于当年10月率先在中国公学中学部(吴淞中学前身)试行,由此掀起了一场中国教育改革的论争。“道尔顿制”主张学生以研究的态度、探究的精神去学习,其原理与操作要点对解决当今课改推进中出现的某些热点和瓶颈问题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学校在充分汲取“道尔顿制”教学思想精华并深刻分析其实验失败内在原因的基础上,对“道尔顿制”的某些原则要素、实施方式进行了符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和课程改革要求的改良,开展了“新道尔顿教育计划”实验。
近年来,吴淞中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合作互进、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产生了一些可供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课程资源。在体育、艺术、科技等非高考科目的个性化学习方面,从教学内容的构建,到课程体系的创设,再到教学实施的推进,最终到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2013年底,吴淞中学打破“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壁垒,统整了德育、美育、体育、智育等领域的各类课程,融合“班级制”“导师制”“走班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更有德性、更加健康、更具智慧”的学生培养目标下,设计了“普修”“精修”“专修”三个板块的课程,覆盖了学校德育、美育、体育、智育等各个领域。
普修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由“德育课程”和以学业水平考试为评价要求的各学科课程组成,以“班级制”为教学组织形式。“德育课程”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实施途径,通过各类项目活动对学生开展浸润式教育。学科课程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
精修课程以“促进个性特长提升”为目标,由未来高考改革后的“3+3学科课程”与非高考科目的各“专项课程”组成,以“走班制”为教学组织形式。高考与非高考科目课程齐头并进。
专修课程以“促进人生志趣形成”为目标,采用“导师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精修课程专业化的基础上设置“专业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开掘本校教师的专业资源,力争赢得大学实验室的导学支持,并利用校友资源,启动“院士导航工程”,以“道尔顿工坊”与“观澜书院”作为硬件支撑,通过中医馆、航海模型实验室、现代文学馆等载体进行实施。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念金曾到吴淞中学进行专题调研,他认为,非高考科目的课程改革,从长远看,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学习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换句话说,有时看似“不务正业”,其实是“功夫在诗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学生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高二年级的刘俨黎说,自己是田径队的,长跑项目体能消耗大,也很枯燥,一度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参加区里的“定向越野”比赛后,他发现“定向越野”需要读图看图、计算时间,还需要团队的分工合作,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这项运动意想不到地促进了自己他其学科的学习。 (记者 杜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