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融合教育的价值追求
2015-11-02 09:04:00
 

  原标题:融合教育的价值追求

  ■方展画

  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新生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民工潮的“衍生物”。温州医科大学黄兆信团队的专著《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的未来教育和发展进行了深层的探讨。

  首先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是该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黄兆信团队选择将“融合”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切入点,主张融合教育是“一个城乡学生群体之间真诚接纳、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城乡文化之间双向、积极互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过程”。该书认为农民工家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城市的“援助”,被动地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而是主动地融入。城市家庭也不再是一味地排斥,代之以主动地接受融入和推动融合。该专著论证系统,视野独到,构建了一个围绕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探寻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路径方面,提出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毫无疑问,农民工及其子女属于城市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书中在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路径时,从心理、身份以及文化三个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工家庭、城市家庭的自身需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需要出发,构建和谐的融合路径。

  立足于融合的主体理论。与以往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教育问题所持的单向融入观点不同,该书强调的是“融合”的主体理论,认为融合意味着“和而不同”,融合过程不是“弱势文化”无条件退出历史舞台、遭抛弃的过程,也不是“强势文化”攻城略地的过程,融合过程意味着在尊重各自文化的价值、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各种文化进行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互惠互利,最后交融在一起。在实施融合教育时,教育者应该把城乡学生看做独立自主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尊重城乡学生各自的感受,引导他们去认识、欣赏、接纳、互助、吸收、相融、共同成长。该书从心理融合、身份融合以及文化融合三方面着手,调查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社会生活中、与城市家庭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城市社会对农民工家庭所表现出来的“排异态度”,进而提出促进城乡双方进行互动的融合措施。

  构建全面的社会支持体系。城市社会中较完善的医保体系、住房保障以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等,使得农民工家庭迫切地想要融入城市,但由于受户籍等制度性限制的影响,农民工及其子女缺乏自我归属感和社会安全感,带有强烈的社会疏离感。而城市家庭出于保护自身的防御理念,也存在排斥农民工家庭的想法,并不自觉地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基于以上分析,该书提出要建立较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将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作为融合教育过程中的四个参与主体,从政策、文化以及心理建设等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营造一个和谐的融入环境。

  黄兆信团队在此之前就已经持续关注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社会发展状况,这本著作则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新生群体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内容详实,有理有据,是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发展价值。(作者系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