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观点热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住宿好不好?
2015-10-28 09:05:46
 

  ■聚焦【支持方】

  有利于培养孩子

  自理能力、团队意识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校长范刚: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为孩子选择寄宿制教育,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弊主要是因为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对家庭、父母都还有依赖感,如果让孩子这时就寄宿,他们在情感上刚开始可能会有不适应。同时家长也会比较焦虑。

  之所以说小学一年级开始寄宿有利,是因为孩子从3岁到6岁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家长不再像以前每天围着孩子转,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在减少,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种潜意识,觉得自己离开父母也可以独立。

  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孩子心理成长的变换期。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你已经长大了,成为小学生了,你要慢慢学会独立。”这时,让他们开始住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

  此外,孩子5天时间不在家,再回到家里,是一个非常轻松的状态,这时候,家长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聊聊学校发生的事儿、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给他们做些好吃的等等,会让孩子更加体会到父母的爱,在沟通交流方面也会更有效果。

  【反对方】

  不利于孩子情感情绪发展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陆克俭:

  小学四年级以前,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人际关系上也相对比较脆弱,需要更多的情感呵护,如果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不利于孩子的情感、情绪发展,有的孩子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很多孩子这时候情感发展不成熟,心理很脆弱,比如父母要给她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他都可能接受不了,更不要说将他放到寄宿制学校了。

  如果小时候孩子的情感、情绪发展不良,未来可能会出现性格孤僻、脾气差、有暴力倾向等状况。

  建议家长要从考虑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慎重作出决定。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现在一线城市的孩子虽然智力上发展不错,但在性格发展等方面要落后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比如一些孩子不懂得艰苦朴素,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不努力等,这些与很多父母把自己该尽的教育责任丢给了自己的父母、学校甚至保姆等有很大关系。

  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利益最大化。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不成功,父母再大的成功都不算成功。

  独立性培养需要渐进

  中英公学校监张坤生:

  我不赞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住校。幼儿园是学和玩,小学进入了正规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已经在跨第一个门槛,如果同时再给他第二个门槛,我觉得有点残酷,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渐进式进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