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州学院:“互联网+”时代的小而美
这几天,在台州市开发大道,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由台州学院教师金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出浅层注浆加固路基技术,运用于道路的路基加固,大大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数亿元的维护成本。他的工作,得到了副省长王建满的批示:台州的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各地政府及交通部门参阅。
组织专家团队对台州市智能制造项目进行评审遴选,为台州彩灯行业设计智能化生产线,参与台州市互联网+峰会的组织交流,台州学院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忙得不亦乐乎。
“互联网+”时代助力智造名城建设
台州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个地级市,制造业是支柱产业。近年来,台州市提出“一都三城”构想,建设“国际智造名城”就是其中的一大支撑战略。
为建设智造名城,台州的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机械工程专业的詹白勺博士,设计了台州制造业龙头企业伟星拉链的新型生产线,完成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台州是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台州的“智慧水务”建设被列入省智慧城市建设首批试点项目。为更好地服务于“智慧水务”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罗成石老师设计了基于无线网络的雨量计,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实时探测台州境内的降雨量,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增强了台州水务系统的防汛防洪能力。
信息管理专业的陈国栋老师,他的课题《电子商务与台州制造业深度融合研究》,被台州市市长张兵圈题,成为市社科联重大委托课题。他带领团队对“互联网+”时代的台州制造行业现状进行研究,并对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转型、智造名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课题成果获得一致好评。
除了老师们以外,学生们也纷纷“触网”,投身于互联网+的热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周坤,业余时间喜欢结合自己的专业搞点小发明。他的“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转换装置”、“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一种养殖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控制装置”等发明专利,也在淘宝上出售。
这几个专利上线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快卖出100多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实验室也纷纷购买,用于学生实验。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潘璋德表示,迎着“互联网+”时代的曙光,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深化服务地方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创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顶天立地”高科技与应用性兼顾
高校是融入社会的“服务站”,一直以来,台州学院的科研工作秉承着“顶天立地”方针。
“顶天”,就是要在“互联网+”时代,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不断研究出高水平成果。“立地”则体现“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就是要立足台州、主动出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付亚波就是在“顶天立地”方针下成长起来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学校的牵线搭桥下,他与玉环方正铜业开展合作。通过成分设计、工艺制定、性能分析、技术方案改进,他开发出两种无铅的新型铜材料,耐脱锌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方正生产部经理钟振东介绍,新产品上线以后,方正铜业建了生产线,两种新材料实现批量生产,使企业年产值增加数亿元,利润近千万元。
学校还先后与临海市、温岭市、路桥区、天台县等地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多次举办产学研推进会,共接到企业有效技术需求信息2000多项,促成众多的校地合作项目。
小微金融等服务平台遍地开花
今年初,台州市政府和台州学院共同组建的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社科院何德旭教授担任院长,周其仁等9位国内知名经济专家被聘为专家委员会成员。
研究院的成立,正顺应了业内流传的那句话:“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台州作为小微金融高度活跃的地区,是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而研究院的成立,将探索台州小微金融发展创新机制,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据台州学院副院长赵小明介绍,除了小微金融研究院以外,近年来,学校整合资源、对接地方需求,成功搭建了众多的科研机构和服务平台。
以“中国工具名城”台州温岭市的工量刃具产业群为服务对象,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建了天工工量刃具科技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拥有价值千余万的检测设备,功能集工量刃具质量检测、人才培训、技术开发和成果孵化于一身,成立以来为企业提供检测近千次。
此外,学校还拥有近50个科研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台州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中心、台州绿色医药化工服务中心、台州海洋与生态环境服务中心等八大平台。
而今,台州“5+1”主导产业与十大支柱行业,均能在台州学院找到对应的科研机构和服务平台。近5年,学校共承担了横向课题近800项,总额近5000万元,直接服务于台州,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通讯员:潘垚 李建军)